大申國軍武製與職級(1 / 1)

大申國的軍武製度和大華夏曆史上都不一樣,但在官職上有著一定的相似之處。

軍隊中最高的職級被稱為一品的大元帥,這個職位是虛職,一般都是榮譽授予。

往下就是正二品的大都督,和從二品的督軍,這兩個職位一般會在戰時授予。

接下來就是從二品的(東、南、西、北)四征將軍,也是在征略四方時才會授予。

再往下,就是楊昊他爹的職級,正三品的(東、南、西、北)四鎮將軍,這個是武將中常設軍級中最高的頂點。

常年鎮守大申國四邊,與異族、他國相抗衡,保證國土部被侵擾,並震懾外敵。

在這裏,大申國就沒有了四安將軍,而直接就是從三品的(東、南、西、北)四平將軍,隻有在國內出現大規模的地方叛亂,地方部隊無法應付時才會授予。

正(從)四品的節度使,就是地方軍武最大的常設官職。節製兩州者為正,節製一州者為從。

“軍”作為大申國軍隊的最大戰鬥單位,主官則是正五品的軍番號將軍,副官則是從五品的軍師將軍。

一“軍”最少包含三“衛”,一般會在四征、鎮這兩個軍級麾下出現。而這個“衛”,就是軍隊最基礎的戰鬥單位,節度使所轄之兵,皆以衛為最大戰鬥單位。

比如節度兩州者,下轄兩到三衛;節度一州者,下轄一到兩衛。是為了防備、剿滅,大股的盜匪、山賊等有組織的團夥作案,或者小規模的地方叛亂。

一“衛”的主官為正六品雜號將軍,比如楊昊他老舅的“遊擊將軍”,一“衛”士卒有九千多,不到萬人。

一“衛”又分為了三“部”,每“部”主官為從六品偏將,一“部”士卒能有兩千七、八。

一“部”則分為了五“營”,每“營”主官為正七品校尉,一“營”士卒滿額五百,一般還會多出十幾人,這多出來的就是軍官的親衛。按軍規,校尉所帶親衛不得超過五人。

再往下,一“營”又分成了五“都”,每“都”主官為正八品都尉,士卒滿額一百人。按軍規,都尉所帶親衛不得超過兩人。

這最後的一級編製,就是“旗”,一“都”五“旗”,每二十人設一旗官,旗官沒有品級,是軍武編製中最小的一級。

除此之外,每州之內還有專管各個府縣治安的正七品捕牢,他手下包括:

總管一府之捕的從七品總捕,手下從八品捕正(縣)、無品級的捕快和最低級的差役。

看管一府牢獄的從七品獄監,手下從八品獄正(縣)、無品級的獄卒和最低級的獄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