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雨,二十四節氣之一,穀雨作為春季最後一個節氣,意味著寒潮天氣本結束,氣溫升加快,降水明顯增多,大大有利於穀農作物的生長,是播種移苗、垵瓜點豆的最佳時節。這時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種,最要雨水的滋潤,“雨生穀”,楊柳飛絮,綿綿“春雨貴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走穀雨”、“穀雨茶”、“賞牡丹”等一些民俗動也隨之而來。上縣亦有幾場文會趕上這個熱鬧。
“宥園”是家修了近兩代人的園子,邀請了江士文徽設計,各方麵工藝自不消說。大抵是沿襲了前朝風韻,士族對於文會都比較上心,家在上縣是一等一的大族,隨著朝堂上有了人,自家園子裏的文會也趕著二十四節氣,一場一場,大抵也有為自家培植籠絡一些後進之材的意。當下上縣的詩會,就屬家這一場最為盛大,至於深層的由,倒也是過去事,不負笑談了。
陳景一早換了身幹淨衣裳,較往正了很多,實際上他在此之前專門找過楊亨,大意是就他目前的狀況實在不該拋頭露麵,畢竟坊間對陳家的傳言隱憂未除。楊亨許是我行我素習慣了,沒有這個提議。要按陳景的意,就這事全可以親近許家。
陳時不從哪裏翻找出一塊白玉,陳景立時就給拒絕了,腰懸佩玉還是過分惹眼了些。陳時隻好罷,玉佩了箱子吃灰。最近因為晶兒的事,房裏幾個小家夥心都有些沉悶,眼看他出門都沒個人過來送一送。陳景心裏想著抽個時間,湊夥外出吃個燒烤也不錯。
衣之後,綠兒端了粥上來,想必是覺著席上吃不好,過分膩的很有可能吃壞肚子,結果就選了粥。陳景挑了方糖,攪化,廢了一會吃了這粥。若非前不學無術,豈能忍眼下這方糖磨人。陳時幾個則是好奇,不曉得自家公子怎就偏愛甜粥。
一切準備就緒,楊家已經過來喊人了。
大早上的趕詩會也是怪事。
陳時提醒了一句,“晚上的詩會之前還有一場遊園會。”
“哦。”陳景緩過來,八成是炫耀自家園子修的好。
陳時提醒了一句:“公子,聽說家這幾位文壇老前輩,您可好好表現。”
陳景笑到:“出洋相就好。”轉過頭,倒是語氣誠懇,“陳時,我覺得你要讀書,定比我好。我記得你家也隻是在我家長工的,並不限製你考功啊!要不往前走一試試?”
陳時懵在原地,不該怎麼話。
陳景拍拍陳時肩膀,轉身去了。
————
夏恪從陳家“敲”了一筆並把事情拋到腦後,京裏要的宮殿大木砍伐得差不多,料來不久就可以起運上。這一趟下夏恪帶上了家人,大抵是覺著短時間內難以到邊,家裏夫人在邊實則也好休養。忙過一宿,晨間到宅邸,家送來了家詩會的帖子,夏恪給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