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氣爽的季節裏天藍的發青,一朵朵潔白的雲彩,被溫和的秋風緩慢的吹著移動,LS縣位於石家莊的北邊方向,這裏地屬丘陵地貌,一座座連綿不絕的丘陵群山之下,是一塊塊整齊劃一的金黃麥地。
慈峪鎮秋收的麥地裏,是一個個流淌著汗水還洋溢著笑容的淳樸麵龐,今年的雨水非常充裕,地裏麥子的漲勢非常不錯,從大家夥裂開的大嘴就能看出,今年絕對是個豐收的好年景。
臨近路旁停放的手扶拖拉機陰影下的青年,卻是一副貌比癡呆的表情,他叫王兜兜今年虛歲十九周歲十八,當然他也並不癡呆,甚至腦瓜子比同齡人還要靈活一些,畢竟十八歲的身體裏塞進去個三十多的靈魂,他要是再不成熟穩重一點,那就太對不起起點的穿越大軍了。
這會的王兜兜還完全沒有反應過來,在王兜兜的記憶裏依稀的記得,自己在米國談完了項目,坐著公司的私人飛機正在往回趕呢,忽然耳邊傳來一聲巨響,然後自己就稀裏糊塗來了這裏。
雖然王兜兜還沒搞清楚到底是那出了問題,但眼前熟悉的場景又讓他忍不住想要親近,眼前的場景對王兜兜來說再熟悉不過,這就是二十一年代初中國鄉村常見的下地收麥子的景色,準確時間也就是03年自己剛剛成年的時候。
雖然收割機什麼的早已經鋪展開了,但村裏人總覺得就自家這麼點地,租一台收割機完全沒有必要,又不是說自己忙不過來,有租收割機的錢還不如省下來給孩子買肉吃呢。
不過也隻有王兜兜知道,這種大家夥一塊約好收麥子收玉米的場景,最多也就在持續三五年,現在的農村還是非常樸素的,等正式進入二十一世紀祖國的各項科技開始發力之後,當手機電腦小汽車走進千家萬戶之後,村裏一些有頭腦有膽量的人也就逐漸的要嶄露頭角了。
王兜兜也是科技發展的既得利者,當初就是他從外麵,開回來一輛租用的福田收割機,以每畝地50塊的價格,直接承包了自家相鄰的三個大隊,將近一千畝的麥地,和老爸交接的連軸轉了將近三天有餘,收獲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桶金,而後拋開租用收割機的費用和油耗,淨賺了三萬多塊錢!
之後王兜兜用著三萬多塊錢的起步資金,一步一步建立了自己的公司,不過前世的王兜兜隻顧著賺錢了,三十多了還沒能結婚,著應該也是他唯一的遺憾了吧………不,重生才是他唯一的遺憾,前世的王兜兜不缺錢也不缺人,堪稱人生贏家,想要結婚隨手一撈還不有大把的小姑娘來靠?
“兜兜這裏沒水了,你騎車去村裏買兩瓶水來。”
就在王兜兜正傷感春秋的時候,耳邊就傳來了老媽“嘮叨”的聲音。
“熬知道啦。”
村裏收莊稼一般都是早上落了露來,一直忙活到晚上太陽落山才回去,中午餓了就坐在地頭,吃一口早上帶來的涼饅頭鹹菜,有帶孩子來的還會帶些小零嘴。
這裏說的的零嘴可不是大夥熟悉的幹果蜜餞一類的,村裏人說的零嘴就比較務實一些,早上煮的雞蛋、中秋沒吃完的月餅、端午剩下的粽子,家境好一點的還會買一些雞蛋糕,這玩意吃起來甜糊糊的,糊弄小孩可是一頂一的存在,要是再喝上一口橘子粉,那再孩子群裏也是響當當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