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伊縣。
伊縣在北方,隸屬洛市的一個小縣城,兩三條主街道,是屬於華夏最落後的那種小縣城,沒有什麼可靠的經濟來源,唯一能拿的出手的便是城南的那座白雲山。
白雲山坐落在伏牛山脈的末端,大小不過幾百平方公裏,主峰海拔有一千多米,不算高,但卻秀麗幽深,險峻崎嶇。
當初政府開發的時候也算是下了九牛二虎之力,花費了整整三年的時間才算開發完全,白雲山最著名的一個景點要算的上是牛鼻子山了,天然的山體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空洞,兩邊都是崎嶇陡峭的山路,設計者當時在設計這個景點的時候估計是喝酒喝多了,要麼就是腦袋被驢踢了,爬山的人經常找不到山路,在經曆各種懵逼之後,才會發現原來扶手和鐵環都藏在石縫中,你要貓著腰一點點的蹭過去才可以。要麼就是你從這塊石頭蹦到了另外一塊石頭上麵,然後才發現,我擦,奶奶的下麵竟然有條羊腸小道。
正是這種令人蛋疼的惡趣味,竟然還圈了一大票的粉絲,白雲山的主峰雖然不是很高,但是當你蹬頂之後,會發現,你自己好似深處在雲霧之中一樣,這也是白雲山之名的由來,要是你能在山上熬上一晚,第二天的日出奇觀自是不能錯過,也正是靠著這點風景,白雲山這幾年隱隱的成為了省內的熱門景點。
這時,一隊組團旅遊的隊伍停在了山腳下,“前麵就是牛鼻子山了,大家都先在這裏歇歇吧,恢複下體力,我們等會在去爬山。”
“我說康隊啊,牛鼻子山真的有傳言中的那麼邪乎嗎,你可不要來嚇唬我們啊,好不容易來一次團建,我可不想拖後腿。”
“我現在說啥都沒用,等會呀,你們自己上去走一遭就知道了。”
幾人話音剛落,從山下石階上走上來一隊人馬,有男有女,帶著統一的紅色的帽子,領隊是一個三十來歲的小夥子,操著一口流利的方言普通話,正在給這隊人馬介紹牛鼻子山的來曆,一般走到這個地方的人都要休息一下,到了牛鼻子山便是沒有了歇腳的地方了,隻能一口氣爬上去,你要是在半路歇息會被後麵上來的人吆喝的。
這隊隊伍休息的地方,是臨近山巔下的一小塊平地,往上在走一大段台階就到了牛鼻子山了,一般按照景區的慣例,有平地就肯定會有休息區,有休息區嗎,肯定得有小商販。商販又分為兩種,一種就是正兒八經開店鋪的,通水通電,每月繳納水電費和租金,還有一種就是那種小攤位,多是附近的村民,挑一些雜亂的東西來販賣。
這裏也是一樣,平台的一邊並排放著兩條長椅,另一邊就是一個小販的攤子,還自帶了一套小桌椅,方便顧客食用自己的東西。
這隊人有十幾號人,熙熙攘攘的好不熱鬧,兩張長椅明顯的位置不夠,有的坐著,有的站著,有的幹脆直接蹲在地上,還有的索性直接坐在了地上,一個個的雖然沒有風餐露宿的疲憊,但是看起來也是久坐辦公室的城裏人,一個個的都是臉紅脖子粗的,大多數人都卸下帽子當做扇子在不停的扇風。
兩個姑娘看有攤子在賣東西,便蹦蹦跳跳的走到了對麵,這個攤子十分的簡陋,但卻擺放的非常整齊,泡麵,火腿腸,一些小零食以及礦泉水和飲料整齊的碼在桌子上麵,地上放著兩個保溫的水壺,一旁是一個小火爐,上麵駕著一口鐵鍋,鍋裏麵煮著紅彤彤的茶葉蛋,鐵鍋的上麵有一個竹做的篦子,上麵整齊的擺放著一堆煮熟的玉米,另一邊還有一口鐵鍋,裏麵正在咕嘟咕嘟的煮著金黃的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