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最後的最後
穀妙語被邵遠的話說得有點迷糊了。
她做嘉樂遠的股東?怎麼做?為什麼做?又從誰那裏去拿到股份?
但她知道邵遠從不說每根沒由的話, 並且他的根由一向布局得盤根錯節莫測高深。假如他呈現出一個結果,那麼在這個結果之前他一定早就深思熟慮地鋪好了滿盤棋的棋路。
邵遠抬手推推眼鏡,綻出微笑。那笑容又帥又光,流量小生也比不過他的風采翩翩。他的笑容裏還有種欣慰, 每步棋終究是按照他鋪好的棋路走下去、沒出意外沒出岔子、一切盡在掌控的欣慰。
他微笑著, 輕著聲地問穀妙語:“你知道我選擇回國的契機是什麼嗎?”他的聲音低低啞啞帶著磁, 不管說點什麼都像綿綿情話, “是我看到我母親的嘉樂遠出了打算定增融資的公告。”
***
他在國外待了五年, 五年來他不斷在豐滿自己的羽翼。羽翼初豐後, 他一直在尋找一個回國的契機。當他看到母親把嘉樂遠非公開行股票(即定增)的事項提上日程正式推進,他驀地現,自己回國的契機到了。
他在心裏設下了全盤的部署和計劃。先幫溫暖家找最適合它壯大的投資人——歡樂住和3驕地產——為溫暖家注資。這個計劃他在回國前很久就已經在籌謀, 並且為此他和孟千影達成了交換條件。
回國後他按照計劃,一邊幫溫暖家完成被人投資與對外投資、看著它如可預見地那樣快的展壯大,一邊留意母親的嘉樂遠推進非公開行股票融資的時間進度。
去年五月的初夏時分,他在幕後操盤幫溫暖家完成了被投資事宜。同時間, 嘉樂遠正在聘請券商準備著非公開行的材料。(1o2)
這個時間進度對他來說, 剛剛好。一切展都在他計劃中。
到了去年冬天, 溫暖家的展變得勢不可擋。那會兒穀妙語問他,下一步是應該布局智能家居產業, 還是倉儲物流係統。
他告訴她:不如先布局智能家居產業吧。
穀妙語問他這樣決定的理由。那時還不是把一切都告訴她的合適時機,於是他給她的理由是:投資智能家居的時機到了, 因為周書奇正好認識這個領域內的兩個佼佼者。(1o4)
而那時他做這個決定的真正理由, 其實是不想叫她費二遍的事、花多餘的錢去布控倉儲物流係統——他早有打算想讓溫暖家直接使用嘉樂遠的倉儲物流係統。至於怎麼使用, 這又對照上了他回國的契機、他早就布好的計劃。但這些事還不用告訴她,他會替她按部就班地去布控好一切。
到了去年年底時,穀妙語和姚佳、孟星哲的合作已經基本敲定。溫暖家的布局到此算是基本完成,如果再繼續向前推進下去,就是倉儲物流係統了。那段時間他密切關注嘉樂遠定增事項的進展。有天穀妙語和他一起去吃海底撈,他看到了嘉樂遠已經向證監會提交了行申請材料的新聞。他又鬆一口氣。他的妙語是有點好運氣的,一切時點都剛剛好,都還在棋盤上早就布好的棋路中。(1o7)
到了上個月底,嘉樂遠的年報公布了。年報顯示嘉樂遠的倉儲物流係統隻完成了三分之一,目前在等待定增融資的資金到位,這之後嘉樂遠將繼續推進後麵三分之二的工程。而在此同時,溫暖家的全年財報也被統計出來,溫暖家的收入節節攀升,利潤可觀,已攻下全城業績第一。(1o9)
至此,一切時機,都是如此的剛剛好。剛剛好嘉樂遠有倉儲物流的項目,需要錢;而剛剛好溫暖家需要倉儲物流係統,賬上有錢——一部分是兩位投資人投進來還沒用完的錢,一部分是公司賺得的利潤。
剛剛好他的妙語,她如今的強大,得到了母親的改觀和認可,這讓她們未來達成合作變得事半功倍。
剛剛好他在穀妙語準備行業峰會言內容時給了她一點啟和提示,於是穀妙語的言裏有了一條關於企業間協同合作的觀點——整合行業產業鏈,自己整合不起來,就通過企業間的合作去整合;剛剛好他又知道了母親也很認同妙語的這個觀點——她誇讚她講得好。
一切都剛剛好得不得了,效果甚至已經過他的計劃和預期。他想果然努力的人運氣總是會好一點,他的妙語那麼努力,所以她是個有福氣的人。
而一切的剛剛好現在都有了一個水到渠成的指向——他的最終計劃可以提到日程上來實施推進了。
***
邵遠告訴穀妙語,定增是上市公司非公開行股票的另一種說法,是對十名以內的對象非公開行嘉樂遠的股票。而認購到這些股票的人,定增完成後,就成為嘉樂遠的股東。
“成為嘉樂遠的股東,和嘉樂遠達成協同合作關係,你就能直接使用嘉樂遠的倉儲物流係統,不用自己再勞心勞力去打通產業鏈條上的這個環節。”
穀妙語思考了一下,立刻算明白了這盤賬。
假如她用溫暖家去認購嘉樂遠非公開行的股票,溫暖家就將成為嘉樂遠的股東。她可以申請到嘉樂遠董事會的一個董事席位,以後嘉樂遠所做的每一個決策,都要有她的參與投票。而她手裏握有的嘉樂遠的股票,是定增時折價買進的,未來隨著嘉樂遠的市值增值股價上漲,她所擁有的股票總值會過當初認購時所花的錢。假如未來她要拋售股票,又會額外多賺一筆差價。
而嘉樂遠,從溫暖家這裏得到定增融資的錢以後,便解決掉了資金缺口的問題,得以繼續去完成它的倉儲物流係統。等完成以後,做為股東的溫暖家當然也可以一起共享使用。同樣的,董蘭也可以從她這裏共享互聯網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等,以及共享她的房地產資源和房產經紀資源。
這麼一看,雙方的合作倒是好處極多的一番強強聯合,雙方誰也不會單純占了誰的便宜,但卻誰都可以借力到對方的優勢,以彌補自己尚有的短板。這一舉,倒正應了她在峰會言時的那個觀點,“整合行業產業鏈,自己整合不起來,就通過企業間的合作去整合”,而這句話恰恰是邵遠啟她想到的。
她笑起來。她這是把自己交給了一個怎樣聰明的男人,他善於謀劃、心有全局,又能兩方平衡,左右逢源,為每個人都爭取到最大化的好處。
“你說得很有道理,有什麼比我帶著溫暖家成為嘉樂遠的股東更揚眉吐氣的?”穀妙語笑著看向邵遠,故意拿出一副溫暖家董事長的派頭,“那麼,就勞煩邵總稍後幫忙運作一下這個事情吧!”
*******
想通過定增認購達成積極正麵的合作關係,邵遠認為有必要提前和董蘭溝通這件事情。
於是兩天後,孟千影以溫暖家所聘請的財務顧問身份拜訪了董蘭。
她給董蘭遞名片的時候,遞出去的是一張名頭為“堂夢投資總裁”的名片。
董蘭低頭看了看名片,不動聲色地微微笑了一下,而後她抬頭和孟千影寒暄:“上次聽到你的消息,還是你和邵遠讀高中的時候。一晃你們都能獨當一麵了,我不服老不行了。聽說你已經結婚了?”
孟千影笑著點頭:“是的,我先生叫畢堂,正在白手起家創業,他是我的偶像。”
“白手起家”和“偶像”兩個關鍵詞,是來之前邵遠叮囑她說的。他想通過她和畢堂給他母親在感官意識上做一個投射——看,家世好的人未必就得講究門當戶對。
董蘭笑一笑說:“白手起家,嗯。也挺好。”
孟千影從後麵的“也挺好”三個字裏,聽出邵遠對他母親的意識投射成功了。
——她怎麼認識了一個那麼雞賊的人。
寒暄過後,孟千影步入正題。她向董蘭表明來意——嘉樂遠非公開行的申請快要上會了,過會應該沒問題,在此之前,她代表溫暖家對董蘭表明意願:溫暖家有意參加嘉樂遠的定增,認購嘉樂遠的股票。
董蘭半晌無聲,好一會後她笑著說:“讓我聽聽這番操作背後的理由,我得判斷一下想成為嘉樂遠股東的人,是出於一種怎樣的意圖。”
孟千影此行之前,接受過邵遠的培訓。邵遠特意告訴她,會談時把話說得稍微犀利一點不要緊,因為隻有犀利一點,才能讓他母親破掉要麵子的心理。
於是孟千影有點犀利地告訴董蘭,恕她直言,嘉樂遠的效益近兩年在走下坡路,現在做定增的上市公司很多,那些機構投資者都很謹慎地在擇優,最後就算嘉樂遠的行申請過會、可以拿到行批文,也未必有機構會願意出錢認購。
而現在嘉樂遠急需的不隻是資金,它還需要提供資金的認購方能夠給嘉樂遠帶來其他資源,助力嘉樂遠效益變好,讓嘉樂遠的市值得到提升,這樣嘉樂遠未來股價才能走高。
而溫暖家恰恰是符合這一切條件的認購方。
孟千影對董蘭說:“董總,溫暖家認購嘉樂遠,其實是兩方之間的資源互換,是行業內的強強聯合。”
為了佐證這個觀點,她擺了一些雙方互惠互利的好處。
“董總您看,定增認購完成以後,溫暖家就變成了嘉樂遠的股東,二者就成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利益相關方,所以大家有什麼好資源必定會互相分享。資源方麵,嘉樂遠可以借助溫暖家切入到房地產和房產經紀以及智能家居等領域,同時還能共享溫暖家的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技術等等。
“而溫暖家也可以使用嘉樂遠的倉儲物流係統,還有嘉樂遠的木業公司——嘉樂遠的木業公司所生產的木門、廚櫃、衣櫃,工藝好材料環保,這是全國乃至國際都有名氣的,溫暖家從嘉樂遠這裏購買木材,既環保又解約成本。所以您看,”孟千影笑著總結,“如果溫暖家認購了嘉樂遠的定增,沒有誰占誰的便宜,雙方最終是互利互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