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前世今生 第四十七章 時刻準備(1 / 3)

戰爭-前世今生 第四十七章 時刻準備

戰爭-前世今生 第四十七章 時刻準備

一起呆在一起很久了。

久到我已經忘了很多。

直到楊戩告訴我們,我們可以回去了。

我的心依舊是茫然的。

回去?對於我來說,似乎太不現實了。

家鄉?對於現在來說,似乎是個遙遠的詞句。

回不去的地方叫家鄉。

我想家。

以前重來沒有如此強烈的體會到有家不能回的苦楚。

每天都盼望黑暗的降臨,在夢裏,可以回家!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隻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見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家鄉多麼美呀,交通是發達的,樓房是精致的,有頂綠的樹,有頂靚的花,麻雀在電線杆上嘰喳,小貓在樹下嬉戲,蝴蝶越過花叢而來,攤販像小河似的在街道上翻湧而來。看,太陽冉冉升起,紅紅的火球在山的背後緩緩燃燒。還記得爺爺奶奶講的傳說,說是山背後住著一位神仙,天天掌管著太陽的一起一落。看,那青翠欲滴的竹葉,似乎經過一夜露珠的醞釀,將葉子挺挺的舒展開來,體態像位仙女般優雅、端莊,似乎帶著一點點撒嬌的感覺鬆樹為依舊傲立,好像板著臉的爸爸一樣風兒慵懶地跑著,將杜鵑花姑娘的定情信物送到杜鵑哥哥那,把還在睡覺的小動物叫醒,捎來溪泉的口信,匆匆地將花兒的悄悄話掠過我耳邊。老輩的人們早早地起床,或到橋頭去逛逛,或甩甩手臂,或到地裏去拔一天的菜,喂喂雞鴨,拾拾蛋……

是啊,餘輝落在河水上,河水靜靜地流淌著,倒影著熄了火的太陽,像一條彩帶,輕輕飄著,不時小魚在打滾,泛起一片金燦燦的水花。這就是我的家鄉,我深深愛著的家鄉,愛它的不俗,愛它的深沉,愛它的清秀的美。家鄉的風景就是家鄉的生活,沒有古跡,沒有遊人濟濟,沒有城市的繁華。有的,隻是悠閑的生活,美麗而魅力家鄉的山很美。你看那遠山,像披了一層輕紗的少女,婀娜多姿的體態因此顯出或深或淺的朦朧美,恰有中國水墨畫的韻味。而那近山,顏色漸深,並漸漸有了綠的感覺,再近些,再近些,那便是滿眼的綠了。你若是站在山坡上,擦亮了雙眸,盡收眼簾的,便是一幅動態的、立體的、逼真的、絕美的山景圖。山間還點綴著紅磚白牆的瓦房。夜幕降臨的時候,嫋嫋的炊煙隨風曼妙的飛揚,奔向的,是吳剛的桂樹和常娥的月兔。此刻,山蟲也不甘沉默,不需指揮,亦足矣讓你在它們的歡快的鳴唱聲中陶醉。風吹過,滿山的樹也開始輕舞,那颯颯作響的,是它們的幸福。尋一處明月能朗照的淨地,什麼也不去想,全身心的陶醉了。

家鄉的夜晚難得透亮,黑漆漆的,靜壓壓的,讓忙了三季的莊稼人能夠死沉死沉的好好休息一季兒。北方的夜是清冷枯寒的,家鄉是北方的深處。

抱著一個袖筒,一老一小,甚至是一個孤獨的衰老的身影,就那麼沉默的在一盞油燈,或者頭頂一盞清亮的日光燈下,孤坐在隻能散發出微微熱量的火爐前幾個小時。然後熄燈,鑽進清冷的被窩睡覺。用身子的餘熱慢慢烤出一個熱被窩來。

那種萬家燈火,一家三代其樂融融的場景,很難得見道,不知道是誰想象出來的,然後複製呈現在了電影電視劇裏。北方鄉村的冬天,死寂絕對是主流。天氣幹冷幹冷的,孩子都不願意出來玩,雞狗都懶得叫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