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栽進三階》(1 / 2)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席風月閑。

成默特別喜歡旅遊,尤其鍾愛爬山。

工作第一年,一個朋友拉他參加過一次徒步旅行後,自此他由單人活動轉向了團體活動。

而且甚得他意的是,那個徒步旅行的群,每周都有活動,大部分為他喜歡的爬山露營。沒有特殊情況,他每周都不會缺席。

至今,全中國大大小小的山,知道名字的不知道名字的,保守估計,他已經爬了將近100來座,有的甚至不止去了一次。

像出名的三山五嶽,黃山、廬山、雁蕩山,泰山、華山、衡山、嵩山、恒山。臨大學畢業時,他都已經征服完了,而且全程都是靠自己生爬,沒有坐過一次纜車。

現在他基本都是爬一些沒有什麼名氣的山,甚至有些不知道山名,也沒有被開墾過。因為路上人少清靜,爬起來也快,還具有挑戰性。

另外還有個關鍵,他加的那個徒步旅行群的群主薑哥,更愛好爬此種山。這也是他工作後,很少再一個人去爬山的原因。

這周四的時候,薑哥又在群裏發了周末的活動預告。是一個穿越路線,全程:23.7km,累計上升:1023m,累計下降:1864m,用時兩天,因此夜裏要在山上露營。並且因為是薑哥才發現的,也就上周去探過一次路,所以更有難度。

但成默感興趣的很,上周他因為有事沒去爬山,全身早已犯了癢,說什麼這周他也要跟著去。

不出所料,因為難度問題,當時群裏報名的,算上他和薑哥也就6個人。但是真到了周六,其中報了名的雨哥和雨哥的女朋友林姐,因為沒趕上火車,所以他們由原來的6人組變成了4人組。

薑哥正名薑溪,86年生,很有領導力,而且不管年齡比他大多少的,都會尊稱他一聲薑哥。可是不知為何,至今依舊單身,但也正好跟成默做一對苦命鴛鴦。

除了薑哥,另外那倆人成默也見過,隻是不是很很熟。這次人少,看來能好好熟絡起來。

那倆人88年生,是一對情侶,雖比成默大兩歲,但看起很年輕,都是高高瘦瘦的身材。男的叫駱峰,女的叫秦音,為了讓大家盡快熱絡起來,讓人們稱呼他們為峰哥峰嫂。別說,峰哥峰嫂倒是比成默多幾年的閱曆,一路上講了很多他們曾經去過的地方,發生的有趣的事。讓火車上的那段時光,一點也不覺得枯燥無趣。

下了火車,他們又打了次車,才到了大山腳下,那時已經中午十二點多,烈日正當空。

他們在大山腳下,找了個陰涼,吃了些自帶的食物,就開始啟程了。

雖然就四個隊友,但是成默和薑哥還是依照原來的習慣行事。薑哥主前成默主後。

前麵還好,人們的體力剛剛被發揮,不會有落伍的現象。但是越到後麵,哪怕峰嫂是幾個人裏負重最輕的,她的體力,還是越來越顯現出跟不上那幾個男生了。

不過薑哥和成默沒有人隻考慮自己,一心就想著趕緊登上山頂,而是放慢腳步,四個人肝膽相照。畢竟這山沒有被開發過,很多地方根本沒有路,而且爬起來很危險,幾個人互相幫忙才安全,也才能走得更快些。

眼看天就快黑了,峰嫂問薑哥何時才能到山頂的頻率,越來越密集了。薑哥為了鼓舞士氣,每次都說,快了快了。

但薑哥知道還差得遠呢。畢竟他上周來時,從早上就開始爬了,因為路不熟,爬了一天才到達山頂。而今天他們是下午才開始爬的,雖然路比上次熟了,但是因為峰嫂的原因,整個行程的速度比他一個人時慢太多。可是他還是拍了拍手,讓夥伴們集中精神聽他說:“沒事,到不了山頂,咱們就在半截腰裏找個開闊的地,安營紮寨。沒記錯,前麵不遠就有一塊平坦的空地,夥伴們加油,勝利就在前方了。”

散落地坐在石頭上的幾個人,知道這是薑哥又催他們起身行動了。

成默在剛剛休息的那一小會兒功夫,身體已經彈回一些能量。但是峰嫂靠著登山杖,才艱難地站起身來。恨不得此刻就安上帳篷,躺在裏麵好好休息休息,隻是這的地勢根本不適合紮帳篷,而且空的地方也不足夠容納一個帳篷。峰嫂也隻好堅持走著。

他們又走了沒多會兒,山上就開始起薄霧了,越往上爬,霧氣越來越濃。峰嫂倒突然來了精神,還饒有興致地拿出相機拍了幾張。

但薑哥卻覺得這霧氣有點奇怪,不僅來得太快,而且一瞬間就快看不到前麵的路了。於是他大喊一聲,讓後麵的三個人快點跟上,不然一會兒他們連落腳的地方都找不到了。

感覺危險來臨的時候,好像身子突然就被灌滿了能量,連峰嫂都跑了起來。但是走在最後麵的成默,卻感覺腳底長了吸鐵石,別說跑了,走都走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