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起幕(1 / 3)

侍神殿,坐落於光輝大陸天南山脈之巔,是海荒供奉海神的六大神殿之一。整座神殿以山勢為依托,采用深海藍水晶搭建,遠遠望去,巍峨的山巔之上如同鑲嵌了一顆藍色的明珠,璀璨奪目。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穿破雲層灑向大地,神殿從沉睡中蘇醒過來,伴隨著晨幕的鍾聲,一隊神侍人員走出樓宇,邁著統一的步伐,登上了西北角最高處的樓台。

神侍人員態度虔誠,麵容莊重,他們掀開覆蓋在樓台上的簾幕,一個塵封已久的巨大號角顯露出來。

號角通體乳白,有十來丈餘,兩名碩型壯漢一前一後走出,俯身貼在號角上用力一吹,一聲渾厚低沉的轟響,其聲嗚嗚然,如歌如訴,響徹在浩瀚無垠的天地之間。

聽到這聲音,整個天南山脈都沸騰了,這表明十年一度的朝聖之門即將開啟。

朝聖可以近距離瞻仰海神光輝,是光輝大陸全民歡慶的盛事,為了迎接這一天的到來,天南山脈山腳早已人頭攢動,一眼望去密密麻麻,不知聚集了多少人。

年近六旬的桑陌混在熱情高漲的人群裏,他遠眺山巔,整座侍神殿雲霧繚繞,若隱若現,他的雙眼不由的流出了激動的淚水。

桑陌本是一所分殿的祭師,一生注定都將在神殿吟唱對神讚美的詩詞中度過,然而分殿的大祭司念其行將朽木又對海神忠貞不渝,遂特許他隨從海神最忠實的仆人來到天南山脈,在神降之日與眾多虔誠者一起沐浴神的光輝。

天南山脈山腳,修葺有一條可容十輛馬車並行的大道,當初修建這條道路,可是集結了無數信徒之力,耗費了足足數十年之功,所過之處斷山填崖,遇峰搭橋,一路無遮無攔直至侍神殿主殿。

踏上這條朝拜聖路的人需三步一跪九步一拜,這是沿襲了千餘年的陳規,已經風燭殘年的桑陌隨同其他信徒一路禱告前行,耗費了一整天,終於在傍晚時分,來到了神殿前方的落日廣場。

整個廣場巨大無比,是神殿的主要場所,也是供信徒觀瞻海神的地方,其正中央的位置屹立著一塊塔碑,高聳入雲,一眼望去看不到全貌。

這塊塔碑通體漆黑,上麵用金色的篆文銘刻著無數年來,虔誠的追隨者們對海神的奉獻和讚美。

塔碑之端,一尊人身蛇尾的神像盤踞其上,神像雙目微合,眉宇間透露著一股睥睨天下的傲氣,其右手托起,握著的三叉神戟發出一圈圈淡藍色的光暈,隱隱將整座神殿籠罩其中。

紅日已經落下山頭,此刻的落日廣場已被數十萬朝聖者占據,喧囂鼎沸,熱鬧非凡。

伴隨著一聲響徹天際的鍾鳴,所有的聲音戛然而止,整個天地仿佛都安靜了下來,緊接著,神殿內響起天籟般的頌詞,無數衣著端莊的侍者手持儀杖,魚貫而出。

伴隨著禮樂聲,侍者引領著眾人開始禱告,老桑陌和其他追隨者們朝著神像跪拜,狂熱述說著自己對神的忠貞和至死不渝的誓言。

一聲、兩聲、三聲......

整片山脈都沉浸在富有穿透力的鍾鳴聲中,這聲音仿佛擁有魔力,每一次聲響,恰好落在人心跳之上,節奏不緊不慢,不急不切,如同娟娟流淌的溪流,無聲息的沁入人的心靈。

不知不覺中,所有人的情緒被這低緩厚重的鍾聲所帶動,紛紛敞開心扉,願毫無保留的為海神奉獻出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和靈魂。

鍾聲連續敲響了四十七次,就在第四十八次即將響起時,聲音突然戛然而止,突如其來的沉默,讓所有朝拜者心頭一緊,紛紛恐慌起來。

老桑陌埋著頭,嘴裏深深地咽著唾沫,身為祭師,神殿的許多禮節他是清楚的,禱告的鍾聲完整的有四十九次,這代表無數年來海神曾四十九次顯示神跡,以莫大神力賜福海荒,在他的記憶裏,禱告神聖不可侵犯,中途被打斷的情況在他有生之年還聞所未聞。

“難道是我的心不夠虔誠惹怒了海神?”

想到此處老桑陌更亂了手腳,嘴裏不停念叨著:“至高無上的大海之主,仆人桑陌一生都跟隨您的腳步,聆聽您的指引和和教誨......”

轟!!

桑陌的懺悔還未念完,一聲毀天滅地的巨響回蕩在整個山巔,強大的破壞力橫掃四野,讓整條山脈都為之一顫。

驚恐之中,朝聖者們抬起頭,整座神殿在海神三叉戟光幕的籠罩下平安無事,而遠方沒有防護的山峰,在巨響聲之後山石滾落,出現大麵積的坍塌。

驚慌未定的老桑陌回過神來,眼角的餘光發現頭頂上方站著個人,那是個白發蒼蒼的老者,佝僂著身子,全身籠罩在漆黑的長袍裏。

老者看上去模樣普通,普通到所有人都忽視了他的存在,若不是懸浮在半空,估計桑陌也不會注意到他。

在所有人的注視下,老者緩緩抬起右手,這一再平常不過的動作,卻頓時讓整個天地都沸騰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