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夏的皖南地區,有一座名不見經傳的小山,名叫兩境山。

這山高888米,縱深16666米,因處皖南多雨地區,樹木茂密,物種繁多。

兩境山上有兩塊奇石,一塊名叫風動石,石重不可知,高兩米,寬三米。是一種輕風吹,綿力揉就能讓它劇烈晃動,大風大力施加其上卻紋絲不動的奇石。

一塊名叫臥蟬石,石長五米,寬兩米,高兩米。石如蟬俯臥山上,沒有任何人工雕飾卻顯栩栩如生,乍一看真如一隻活著得巨蟬一般,是一塊不得不令人感歎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石。

兩塊奇石的來曆已經不可考,據老一輩說,這石頭是兩境山出現時就已經有了。

至於兩境山何時出現?反正查閱到當地有文字記載的史籍時,這山就已經有了。

按理說,兩境山上有這兩塊奇石,而且山齡悠久,應是一處旅遊勝地吧?再不濟,也得是網紅打卡地吧?

其實不然!

之所以會這樣,咱還得從兩境山的怪霧說起。

兩境山海拔不高,但詭異的是,這山時常會起霧。而且這霧也是時刻透露著詭異,有時白有時紅,甚是奇怪。

常年生活在兩境山周邊的居民,更是有一句順口溜:

兩境山,黃金殿

白霧起,千金現

兩境山,閻王殿

紅霧出,人不見

這順口溜說的是,白霧出現的時候,進山往往會有意外的收獲。但如果是紅霧出現,甭管你什麼身份,進去了就沒有出來的時候。

當地人將這順口溜當成鐵律一般執行,從不會在紅霧時候進山。

但,外地人卻不一樣了。

曾經就有幾個外地大學生為了找刺激,紅霧出現的時候進了山,然後就這麼離奇失蹤了。

當地公安部為了找這幾個學生,更是發動近五千群眾進行地毯式搜索,找了一個禮拜,幾乎是把兩境山深耕了一遍,各種不知名動植物找出近百種,愣是沒找到幾個大活人。

當地所屬的救援隊也曾帶著諸如熱感應儀,無人機等等先進設備進山排查,可愣是一丁點痕跡沒有,仿佛就是憑空消失一般。

最後,警務部門不得不按照失蹤人口進行結案,這在當時當地轟動一時的大學生驢友失蹤事件愣是定性成了無頭公案。

此後,當地的政府部門,在進山的各處都插上了“紅霧出現禁止進山”的標識,但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發展,信息傳遞的及時性提升,千禧年後越來越多或是找刺激或是獵奇的網紅、主播無視規勸,執意紅霧出現時進山,生生鬧出一出出人間慘劇。

一些電視台和網絡節目在聽聞了兩境山的事情後,紛紛帶著長槍短炮前來一探究竟。

這一來不打緊,但卻把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嚇了個不輕。

兩境山的紅霧如果是杜撰的,記者電視台什麼的,來了也就來了,報道也就報道吧。最多不過是當一樂子,笑過了就完事。

但,當地人都知道,紅霧的事可是真的。

人口失蹤也是真事,賴都賴不掉。

五千人的地毯式搜索,別說人了,連點痕跡都找不著,仿佛就是憑空消失一般。生在紅旗下,長在新社會,這種根本沒法用科學解釋的事情,怎麼向社會交代?

怪力亂神麼?那可是性質錯誤,比不解釋後果更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