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如歌嬗變,夢隨飛花易逝。曾經年少的我,轉眼人到中年,可青春的燥動至今沒有停息,漸行漸遠的歲月,令人魂牽夢縈,不由暢想起青春之曲翩翩……
九十年代的第一個夏天已漸漸地收斂其炎熱的鋒芒,農忙季節也即將告一段落,在烈日酷暑中勞作了一個暑期的肖遙,終於盼來了人生又一次揚帆啟航的船票——分配通知書。肖遙接通知書知道自己分配在古樓中心小學。古樓,一個窮鄉僻壤之地,雖離肖遙理想之地甚遠,但對一個農家子弟來說,又夫複何求?況從藝術的角度看,古樓座落在鄱湖之濱,山窮多嬌,水瘦獨秀,何況古樓亦有一絕,是如雷貫耳,名揚天下,那就是人人尚武,武風頗盛。武術是肖遙從小酷愛的,現能棲身武術之鄉教書,不也是人生一件快事。就這樣,帶著對武術的頂禮膜拜,肖遙打點行囊,騎車百裏,翻山涉水,終於來到了令人神往的武術之鄉——古樓。
一踏進古樓,已是日落西山紅霞飛,掛滿眼簾的是落日熔金之宏景。其古樸之村風撲麵而來。“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屋舍依山而立,綠水傍山迂回。肖遙一路問詢,穿大街,鑽小巷,人歡牛叫,好一派熱鬧的農家景象。來到古樓中心小學,校門上幾個鎦金大字奪人眼目,進了校門,迎麵矗立的是一排排教學大樓,氣勢雄偉。東有廚房,西有廁所,南麵是教職工宿舍樓,儼然是北京的一個四合院。中間有一個偌大的操場,令人驚喜的是竟然有一個藍球場地。分配時,肖遙曾有一夙願:不管分配到什麼樣的學校,隻有能有藍球場,其願就足矣。不想,竟然天隨其願。沒想到的是,同學文軒,校友黃民哲、曾進也分配到這裏來了,他們比肖遙早到,此時都奔出相迎。他鄉遇同學,不也人生一大樂事?他們不由得歡呼起來。文軒等人帶肖遙到校長處報了到,總務處給肖遙分了寢室,肖遙把房間收拾停當,吃過晚飯,帶著一身疲勞,很快進入了夢鄉。
農家山村醒得早,五點鍾不到,就聽到雞鳴聲、犬吠聲、人叫聲不絕於耳。肖遙沒法入眠了,索性翻身起床,把他們都叫醒,一起去球場打球。還好都寶刀未老,在球場上是矯若遊龍、翩若驚鴻。一會兒球急人呼,一會兒,妙傳跨藍。直打得是汗流浹背,淋漓盡致。
吃罷早飯,學校還是很平靜,來報名的學生寥寥無幾。肖遙和文軒閑來無事,出於對古樓的好奇,決定暢遊一下古樓之晨。於是,文軒習慣性地拿了一本書,而肖遙索性背起畫夾,出得校來,但見好景。肖遙熟練地拿起畫筆,在畫板上畫起畫來,寥寥幾筆,那古樓一層層磚瓦建築連同樹梢,都極有詩意地勾勒出來。接下來是上色,嫩藍而又帶著橙黃過渡的天空,被染成黃紅色的樹幹連同鑲了金邊的綠葉布置著天空的空白處。磚瓦屋則錯落有致地掩映在樹叢中,一帶白色的淺濃適宜的霧帶穿插其間,再來幾個小碼頭,紅紅綠綠的婦女在搓洗衣服。河水被染成金黃。好,再來幾隻橫掠的野鴨,絕配了……
文軒向來對此行不入興趣,此時也不由得大眼瞪小眼地觀看起來。
如此之情趣,還得換上另一幅畫麵。學校已不知不覺地聚滿了穿花著綠的學生。還有諸多不認識的老師。大家彼此寒暄一番。
隨著一聲急促的哨音,校長扯開宏亮的嗓門叫起來:“開會囉,開會囉!”這是學校的第一次教師會議,顯得鄭重而隆重而。站長、校長、主任紛紛登台亮相,他們都自報家門,說些共勉的話,就直奔主題,布置各自分管的開學工作。而對於肖遙他們等新來的老師,最重要的莫過於主任宣布的人事安排及班級配備情況。
肖遙他們一律安排教語文。因為他們都是剛出來的師範生,拚音好。看來主任的這番安排還是本著教育大計出發的,決策很英明。肖遙被安排教五(1)班的語文,兼任班主任。而文軒則安排教四(1)班的語文,黃民哲教三(1)班語文,曾進教三(2)班語文。
開始上課了。一張張陌生的麵孔,一雙雙好奇的眼睛,盯著肖遙。要不是見習了幾回,還真會有點發毛。難堪很快被肖遙調整了過來。肖遙麵帶微笑,向同學們自我介紹了一番,說了些和同學們共勉的話題。有人說了,能記住別人的名字,是對其人最好的讚美,學生也不例外,為了盡快熟悉學生們的情況,肖遙決定先把每個學生的名字記下來。他從靠門的一邊開始記名字,肖遙來到坐在第一排的一個貌似調皮的男同學麵前,府下身問:“這位同學,你叫什麼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