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追夢的人(1 / 2)

自從路修好了,拉珍所在的那個村就基本上是一天一個樣了,肉眼可見的是這個原本僻靜的高原地區開著私家車前來旅遊的人越來越多,為此,村裏還專門在草地上劃出一片來做停車場。周越一家人來時停車場上已經停了幾十輛小轎車,還有一輛大型中巴旅遊車。

拉珍去年參加了政府組織的免費技能培訓,專門係統地學習了炒菜技能,再加上原有的基礎,她很快就拿到了廚師證,回來後就在家門口開了一家炒菜館,主要接待外地遊客。

“自從開了這個炒菜館,拉珍現在說話走路都帶著笑,”村支書羅布對周越道:“現在是旺季,她那店裏有點忙不過來。”

“不要影響她,”周越搖搖手,“來之前我也沒有通知她,我們就是過來隨便看看的,權當旅遊。”

“行,那你們自便,”羅布樂嗬嗬的,又忙著去招呼別的人去了。

“卓瑪大嬸就葬在那座雪山上,”周越指著遠處的一座雪山告訴潘逸群。

潘逸群望過去,眼神深邃,點點頭道:“離天空很近,挺好的。”

一家人在山坡草地上隨意走了走,累了就直接坐下來,看看頭頂的藍天白雲以及遠處的連綿的雪山,再看看不遠處星星點點的房屋,感覺一切靜謐又和諧。

“這裏以前援藏時我來過一次,”潘逸群喃喃道:“和現在完全不一樣。不敢認,真的不敢認了。”

“您都三十多年沒過來了,變化肯定大,”周越笑道:“我第一次來的時候看到的和現在也不一樣,這才隔了多久?”

“是啊,變化真大,”潘逸群頻頻點頭,感慨萬千。

此時風揚起一串笑聲不知從哪兒飄過來,遠處的雪山群猶如一座座無字豐碑,見證和記錄著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雪域高原發生的滄桑巨變。

擔心打擾到拉珍,周越一家在另外一戶開麵館的人家簡單吃了午飯便悄然返程回縣城了,途中不知是因為年紀大還是過於疲憊,潘逸群感覺有些身體不適,周越趕緊將他送入縣城醫院做檢查。

原本想晚上請他們吃飯的吳向陽聽到這個消息後忙趕到醫院探望,到醫院時潘逸群已經躺在病床上輸液了。

“醫生說沒什麼要緊的,”周越告訴吳向陽道:“是過度興奮加上疲勞導致的,輸液後多休息就好了。”

吳向陽鬆口氣,“那就好。”

“感謝吳書記關心了,”潘逸群中氣十足,“其實真沒什麼,我受得住的。在門診大廳,我是自己在智能終端上自助掛號用手機付款的,親身體驗了一把這邊醫院的現代化,感覺和我們江蘇那邊是一樣的。”

“是啊,現在都是講究接軌的,”前來探望的陸海濤院長說道:“我們醫院的漢藏雙語的診間支付終端使用率已經超過了40%,這個數據還在逐步的增加。”

潘逸群感慨,“好啊,現在是新時代了,新元素也要逐漸的融入援藏新圖景。”

“老書記說得對,”陸海濤道:“新時代要有新思路。未來醫院的所有係統都將聯網,病曆可以實行自動掃描傳輸,內地的醫院可以幫助定期進行病曆抽檢、門診用藥點評等等,也就是說,我們可以通過互聯網改變原有的援藏模式,有效地改變援藏醫生隊伍可能青黃不接的問題。”

“這個思路非常好,”吳向陽看了看時間,說道:“老書記,縣裏還有些事,我馬上得回去。您可一定要去我那兒看看啊,幫著指導指導工作,我們縣委大院裏還有兩棵您當年親手栽種的蘋果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