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雄少年)一,文武曹操(1 / 2)

東漢未,桓帝治世時期,政府缺錢,皇帝想玩皇帝內庫也感覺缺點兒,便是公開售官明碼標價,這就給有錢少權的人開了個綠色通道。

通過幾世的積累,花了超高的價位,甚至都能位列於三公九卿,其中,三公是僅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之下的,那是何其的尊貴。

雖然在當時像太尉什麼的已經成為名譽稱號,那一下子地位也相當於是坐火箭般的提升啊,再多結交幾個名士,他們這立刻那就感覺整個人仿佛都升華了。

自然是在中央朝堂中尋找大樹結交,拉幫結派,再遇到個時刻都想著撈錢的朝廷,上行下效,這幫通過錢上去的人,那肯定是堅持繼續的想辦法幫皇帝撈錢唄。

而放到地方去的,自然是錢就差那麼點兒的。那大多數肯定是要把本撈回來,虛報貪汙從民脂民膏中找回來便是他們認為的好的選擇,這樣地方也好不到哪兒去。

還多虧了中央和地方中有許多詩書傳家有真才實學的士族子弟,有注重名聲注重教學的一些德高望重的文人,這才能讓那股濁流稍微的清潔些。

然而由於舉孝廉才可當官,九品中正製,這些製度,讓這些有多年積累詩書傳家的士族可以隨意的把家族中不成氣候的子孫也那麼往官場上一送。

便似東漢朝廷就是個大水缸,而士族呢,在注送清流的同時,同樣那些濁流也一股腦的往裏麵送。有時候還會打壓一些寒門子弟,除非那寒門子弟願意聽從他們的話。

這樣呢,就更不能保證注入在東漢朝廷這個大缸中的水是清是濁了。

畢竟東漢這個大缸為了讓自己光鮮亮麗,是離不開汙水的。隻有這些汙水的不斷湧入,才能換來更多的錢,皇帝外戚宦官等才能用這些錢,尋歡作樂。

富麗堂皇,揮霍無度,隻要外麵漂亮就夠了,誰還管,其實內部已經是一片的汙垢?那些清水融入其中之後,又有多少能不被淹沒吞噬?

然而有趣的是,還要感謝這種售官製度。感謝皇帝寵信宦官,從而讓宦官地位提升,與外戚相互製衡,維持了短暫的平衡。

其中最感謝的便是桓帝把所信任的太監曹騰他封為中常侍大長秋,為費亭侯。

而這個曹騰,有一個養子名嵩,跟了曹姓,為曹嵩。由於父親是大太監在宦官集團中的人脈,再加上多年皇帝賞賜攢出來的家財,通過錢財換來了官位,曹嵩這就又割肉又美滋滋的買到了高官

如此,曹騰是宦官中的元老。養子曹嵩這又有了官職,自然是讓曹家在政治上有所地位的。

而曹嵩估計是做夢都沒想到自己生了一個,在後來亂世中橫掃半壁的絕代梟雄。

曹嵩之子,曹操,自孟德。沛國譙人。

家底殷實,自然是不缺錢的,但由於官宦還有士族都看不起宦官,自然對太監養子的兒子沒什麼好感。

還有就是在相貌上,與那些流傳中的羽扇綸巾衣帶飄飄的帥哥形象,自然差了許多。是身材矮小,相貌也不出眾,然而目光銳利,透著一股狡猾。

由於家事原因,受到別人鄙視厭惡。相貌上沒有古之君子的偉岸之姿,但曹操可從來沒有輕賤過自己,家族從不缺錢,自小便有了良好的學習條件,讓他練了一筆好字,剛進有力,雄渾大氣。

還愛看書,是博覽群書,還不是那種教條的呆書生般的讀書,喜歡抓住重點,有時會寫上自己的見解和批注,從而加以思考與總結,受益良多。

觀書之中,時而皺眉,時而大笑,有時興起,奮筆疾書,加以批評惑稱讚。

觀西周,春秋戰國諸子,秦皇乃至楚漢

大量的閱讀,讓曹操了解了許多之前的曆史,吸取其中的教訓,借鑒其中成功的經驗。常常借此分析古人性格,了解將相所應具備的能力,學習君王的駕馭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