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軻向太子丹獻計,要用投靠趙國秦國叛將樊於之首級和燕督亢(河涿縣、易縣、固一帶。)地圖獻給秦王,伺機行刺。太子丹不忍心殺樊於,荊軻隻好私下見了樊於,告實情,樊於秦國暴政為成全太子丹大業而自刎。公前227年,荊軻帶燕督亢地圖和樊於首級,前秦國刺殺秦王。臨行前,許多人在易水邊為荊軻送行,場麵十分悲壯。荊軻來到秦國後,秦王在鹹陽宮隆重召見了他。荊軻在獻燕督亢地圖時,將匕首藏於地圖之中,待地圖將張開之時荊軻抽出匕首去刺秦王,(這就是大家所熟的“窮圖匕見”的典故和“窮圖匕見”成語的由來。)最後荊軻一刺秦王不中,反秦王用佩劍砍傷了腿,秦王侍衛趕來所擒荊軻危急時刻最後一搏。將匕首投向秦王,卻隻是將秦王發冠挑掉。最後殺,荊軻死後秦王仍不解氣隨又將荊軻屍身剁成了肉醬。
專諸春秋時吳國人,家住陽山,靠屠豬維生計,當時伍子胥隱居於此,專諸其好。後來,吳公子想要刺殺其兄吳王僚,來見伍子胥,請求其推薦一位勇士,伍子胥將專諸推薦給公子。當時,專諸聽說吳王僚愛吃魚。為了刺殺吳王僚,專諸於是隱於太湖學了三月的魚。一次,吳王僚在宮中擺宴。專諸獻魚給吳王僚。
藏劍於魚之腹,當時,文武大臣都在讚歎專諸魚得好,誰也沒注意魚腹之中藏有暗。專諸成功地刺殺了吳王僚。當時吳王僚之子公子慶忌與其手握兵權的母弟掩餘、燭庸都派出去出征楚國,因此,公子謀成王位,後來的吳王闔閭。
專諸本是一默默無聞的無小卒,因為給公子成了務,登上了人生巔峰所有的聚燈都聚攏到他的身上,也因此隆重的登上舞台,並在此後一直到後人的稱讚和瞻仰。但是刺殺吳王僚之後,專諸也死了,其刺殺吳王僚的劍公子封存了起來。此劍也書稱作‘魚腸劍’。
要離春秋時吳國人,因其敗了當時的勇士丘迮,推為天下勇士。自從吳王僚死後,闔閭立國,吳王闔閭。公子慶忌逃艾城,招納死士,勾結鄰國,欲待時機成熟,討伐吳王闔閭報仇。公子出身將門,自幼習武,力量過人,勇猛無畏,人都很敬佩他的武功,讚譽他的勇敢。因此闔閭日夜憂慮。這時伍子胥又推薦生得身材瘦小,僅五尺餘,腰圍一束,形醜陋,有萬人之勇的勇士要離刺殺慶忌。要離獻計自殘其身自屠其家,得公子慶忌,終於成功刺殺了慶忌。(典故“壯士斷臂”是源於此)。可以說,是專諸和要離成就了春秋五霸之一的吳王闔閭。
聶政(?-公前397年),戰國時俠客,韓國軹(河濟源東)人,以俠著稱,為春秋戰國四大刺客之一。
聶政年青俠義,因除害殺人避禍與齊地(山東境),以屠夫為業。韓國大夫嚴仲子因與韓國宰相俠累因廷爭結仇,潛逃濮陽,聽聞聶政俠,獻重金為其母慶壽,與聶政結為好友,求其為己報仇。聶政待母亡故守孝三年後,記憶及嚴仲子遇之恩,獨自一人劍入單槍匹馬殺入韓國都城陽翟,以迅雷之勢,刺殺韓相俠累於階上,繼而又殺了俠累的侍衛數十人。因為怕連累與自己麵貌相似的姐姐荌,就以劍自毀麵目,挖雙眼、剖腹自殺。其姐在韓尋認弟屍,伏在聶政屍前痛哭,撞死在聶政屍前(一說因悲傷過度,暴死於聶政屍前)。其事跡見《記·刺客傳》。。
郭沫若還曾此寫劇《棠棣之》,歌頌聶政的俠義精神。現在河禹州區還有紀念他的聶政台。
這四大刺客都可謂是以淒慘場,不得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