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 吳阿三(1 / 1)

山林灌木間隱約可見落日的餘暉,二哥個子高,力氣大背著濕柴走在前方,隱隱約約的傳來不大不小的喘息。

要天黑了,得趕緊加快腳步回去,畢竟離家還有一大段路程呢。

吳阿三在後頭緊跟著,偶爾停下顛幾下背上的柴挪一下位置,讓肩膀好受幾分。

二哥在前頭走得快,已經有些看不見背影了。

前邊要轉彎,有著灌叢遮擋,吳阿三趕緊跟上去,晚間的山林對於十一二歲的吳阿三來說還是有些害怕的。

盡管這山間的小路吳阿三走的極為熟悉,因為已經打柴走了數年。

在前方有處小潭口,不過成人腦袋大小,水是旁邊的山壁上流下來的,因為有山石的緣故,成了天然的過濾。

吳阿三想要停下來喝口水,蜿蜒山路的走了半天,肩上還背著濕柴,著實有些口渴。

不過這會天色確實很晚了,樹影婆娑,怪嚇人的,加上二哥直愣愣的過去了,吳阿三一個人也不敢留下,隻好匆匆而過,等回家喝了。

穿過熟悉的灌叢間,踩過人們經常踐踏而堅硬的土地,哪個地方有坑,哪個地方有突起的石頭,吳阿三一清二楚。

終於太陽完全落下了,天邊隻剩下一絲暗淡的光,吳阿三終於走出了山,這會已經到了山腳下,下邊就是村裏的田。

二哥已經在穿過田壟了,在暗淡的光線中能看到幾家烏黑厚重的炊煙。

顛了顛柴,吳阿三跟上了腳步。

村子的人家大都占地不小,這所謂的占地不小指的是院子,用來住人的房子大都不過三兩間。

至於院子也隻不過是外邊圍了一圈成人大半身高的籬笆而已,和那些有錢人間的高大院子不同。

吳阿三的家也是這般,以兩間低矮的土房為邊,順著圍了一圈的籬笆,左邊種了些菜,有兩根絲瓜已經順著上了籬笆,大半夜的,也看不清有沒有絲瓜長著。

右邊是一口土井,硬泥磚砌的,可能是為了方便,一旁放了塊大河石,地上鋪了些碎石,省的井水弄得地上過於泥濘。

倒不是不想把水井搞得幹淨利落些,實在是平整的大青石找不到。

倒也不是真的找不到,實在是這玩意要從遠地方開采運過來,村裏可沒誰家有這閑錢去買大青石到這村裏砌井,攢著錢去鎮上買個地段留個腳才是大能耐。

吳阿三打柴的山上可沒有什麼大石頭,也就隻能從河灘那撿些小石頭回來。

那塊大河石就是放牛玩鬧時吳阿三從河床裏摸得,費著勁紅著臉,一路歇這才把石頭抱了回來,從此家裏才多了一塊陰涼的好坐處,也讓吳阿三高興了好久。

土井過去挨著土房邊的就是土灶台,從土方上邊的茅屋頂多拉了一塊頂棚出來,給灶台擋擋雨水。

吳阿三回了來,木籬笆門沒拉上,昏暗的的夜色裏,那搖曳著火苗的爐灶是院裏唯一的火源。

那是阿娘在做飯。

“趕緊去看看雞回了沒有。”

吳阿三正把濕柴放在了土房的後邊,進了院子,打著清爽的井水喝了兩口,阿娘的話語傳了來。

二哥已經喝了一大瓢水,肚子脹脹的,兩腿一撇,很是愜意的坐在那塊唯一的大河石上邊歇息。

阿娘的話語傳來,二哥裝作沒有聽到,吳阿三膽子小,生怕阿娘見兩人沒有動靜會開罵,強忍著酸痛的腳起身去看。

畢竟上山下山一天下來,腳程確實不少,不坐下還好,一坐下再想起身確實有些考驗毅力。

院子不大,有個雞圈在籬笆旁邊,靠著土房,畢竟家裏就這幾隻雞珍貴,每天都得好好數一遍,就指著能多下幾個蛋來著。

離著土房近,是因為萬一真有哪個二流子敢偷雞,多許也能聽得見,而不完全挨著土房著實是雞圈味道有些重。

“沒少,都進去了。”

在灰暗的雞圈裏,吳阿三聞著雞圈沉重的雞屎混合著泥土的味道,有些難受的伸手扒拉著。

不過到了晚上這雞就這點好,也不會亂跑,哪怕白日在凶猛的公雞也不啄你。

吳阿三也好數,提起扒拉了一圈,確定沒錯,吳阿三把雞圈的門一關,順著朝阿娘回道。

之後又回到土井邊上坐著,靠著井壁,在喝了兩口井水,井水清涼,頓時整個人都舒服的很。

可能是阿娘做飯總是要彎著腰,動靜大了些,背上睡著的四弟醒了來,倒也不怎麼哭鬧,阿娘便把四弟放了下來。

“來,抱著你四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