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六年(公元前241年)。
楚,燕,韓,趙,魏五國組織數十萬聯軍在趙將龐煥的帶領下,收複了秦國從趙國奪取的壽陵。
龐煥認為攻秦之師,均在函穀關被阻,於是繞過函穀,潼關等戰略要地,向著秦國鹹陽以北的蒲阪等地發動猛烈進攻。
秦國丞相呂不韋率軍北上迎擊,在蕞地(今陝西臨潼北)與五國聯軍僵持不下。
這裏已經是鹹陽的大門口了,如不能擊退聯軍,秦國危矣!
呂不韋不愧“商聖”之名,玩起投機取巧等把戲來,賊溜。
經他一頓分析,楚國軍隊遠道而來,較為疲憊,戰鬥力不強。
但楚國乃五國聯軍中的大國,隻要戰敗,聯軍必定不戰自潰。
於是他決定以精銳部隊,施行夜間偷襲。
果然如他所料。
楚國敗北後,擔心秦國秋後算賬,也不與其他幾國商議,自行東撤,打算遷都壽春避禍。
諸國聞楚國不告而退,軍心動搖,想著“好大哥”都走了,咱也跟著散夥得了。
於是紛紛派人去知會龐煥,相約下次再一起嗨皮。
龐煥無奈,隻好應允。
而齊國起初本想跟著秦國一起嗨皮的,結果老秦人窮怕了,嗨不起來。
所以隻能自嗨。
剛經曆了聯軍同床異夢,協同不力的龐煥,聽聞齊國居然敢玩自嗨,當時就怒了。
二話不說,帶著如狼似虎的趙軍,直奔齊國,將所有火氣全撒在了齊國身上。
最後齊國失去了饒安,趙國由此有了自己的出海口,龐煥也不算無功而返。
五國聯軍撤退後,秦國的危機便解除了。
呂不韋取得“蕞地戰”的大捷,秦王下令犒賞三軍,同時讓他擇日班師回朝,再另行封賞。
此時,城外一座軍帳中。
十餘名將領互相恭賀著,還不時的爆出幾聲大笑,劫後餘生的暢快感彌漫在帳內。
“哈哈,春申君也不過如此,比起相邦差之遠矣!”
“相邦智謀如神,楚國有此一敗,也是必然!”
“哼,我老秦人,血不流幹死不休,豈會怕區區五國聯軍!”
“夠了!你們幾個休要在這裏聒噪,沒看到相邦在想事情麼?”
大帳內,正上方跪坐著一位身穿雙重長襦、外披彩色鎧甲的男子,方麵大臉一派英武,隻不過眉頭緊鎖,卻不知在思索什麼。
“報!”
這時,一聲呼喊從帳外響起。
呂不韋抬頭,虎目掃了圈眾將領,所有人立刻閉嘴,帳內一下子安靜下來。
“進來!”
帳外兩名持矛兵卒帶著一個信使走了進來,那信使直接單膝跪地,朝呂不韋報喜。
“稟報呂相,鄭姬在前日誕下了王子,我秦國後繼有人了!”
呂不韋先是一愣,隨後心裏咯噔了一下,還不等他說什麼,大帳內的將領們就已經笑得比自己有了孩子還要高興。
“哈哈哈,恭喜大王,後繼有人!”
這是天大的喜事,甚至比剛剛擊退五國聯軍都要大的喜事。
嬴政今年已經19歲了,一直沒有子嗣,這對老秦人來說,就像在心裏蒙上了一層霧靄,沒人希望自己效忠的國君後繼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