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99年,嘉慶四年正月,太上皇乾隆駕崩。消息傳出,一代寵臣、權傾朝野的鈕鈷祿·和珅哭倒在殿前,昏死過去。
正月十八,料理完乾隆的後事之後,和珅即被賜三尺白綾。
嘉慶帝下旨抄家,從其居住的恭王府中抄得白銀八億兩,而當時清廷每年的稅收也不過區區七千萬兩。世人拍手稱快,笑稱:“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可世人不知,就在和珅懸梁自盡之時,他所居住的那座富麗堂皇的恭王府中,一隻不知何年何月燒製的青花纏枝花卉紋梅瓶發出了一道耀眼白光,直閃得整座恭王府的家眷仆人們都集體失明了整整一刻鍾。
白光過後,和珅的屍首竟神秘地消失了……
嘉慶皇帝聽聞此事,隻覺得是大大的不祥,便下旨用和珅的衣冠草草下葬了事。同時嚴令和珅家人封口,違者格殺勿論。此事作為京中秘聞,此後無人再提。
……
時光飛逝,轉眼二百多年過去,時間到了公元2019年。
冬至的晚上,寒風凜冽,宣城的這個冬天格外寒冷。
“直娘賊,可真冷我了。”
王耀祖哆哆嗦嗦,把衣服裹緊一點。
他才送完最後一單快遞,推著已經沒了電的電瓶車,邁著疲憊的步伐艱難地往家走——如果那間陰暗逼仄的出租屋也能叫做家的話。
途經宣城有名的古玩街,路邊的鋪子大多已經關張了。一陣蕭瑟的北風吹來,王耀祖縮了縮脖子:這個冬天,真TM難捱啊。
眼角餘光瞥到街邊坐著個老漢,身上穿著髒兮兮的破襖子,在北風中瑟瑟縮縮的樣子。
老漢麵前攤著塊舊麻布,麻布上胡亂擺放著幾個瓶子罐子。看樣子應該是這老漢在鄉下挖了老物件,進城來當古董賣的。
王耀祖看著瑟縮的老漢,同情地搖了搖頭。老話說,冬至大如年,宣城的人家又特別重視節慶,但凡城裏的人家,這會兒多半已經在家中齊聚一堂過節了,不會有人來光顧他的生意的。
心中有些不忍,加上賞玩古董又是自己從小到大的愛好,王耀祖索性將電瓶車停在一邊,湊上前去細看。
麻布上陶罐陶瓶居多,釉色並不鮮亮潤澤,且多有殘破,充其量是些清末民初老百姓家用的玩意兒,並不值錢。麻布的角落上,倒是有一隻青花纏枝花卉紋梅瓶格外顯眼。
這瓶子小口,圓唇外卷,短頸,豐肩,肩下漸收,圈足,器形甚是好看。瓶肩及足部飾有蓮瓣紋各一周,瓶腹部繪有纏枝牡丹、菊花、茶花等各色花卉紋飾。看著模樣,倒有八九分像是明宣德年間的工藝。
王耀祖輕歎一聲:漂亮倒是漂亮,隻是這賣相也過於完好了,應該是近代仿製的工藝品,不值幾個錢的。
但轉念一想,罷了,拿回去在床頭擺擺也好,給自己的出租屋添點兒光彩。再說,這老漢也怪可憐的,自己走了之後估計沒人會光顧他的生意。一念到此,就向老漢伸出了三個手指:“大爺,300塊,這瓶子我收了。”
說起來這王耀祖本也是家境小康,從小嬌生慣養的,父母給他取名光耀,就是希望他有朝一日能光宗耀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