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在小行星軌道上呆了快一天時間,不停的微微調整著原子彈的位置。
最終才發現,要保持這個位置才是最大的難題!
已經確認,光暈是因為小明的原因而產生,非常詭異,他沒有把這個消息報告。
研究中心讓他執行的這個任務並不簡單!
因為就算他現在啟動飛船離開,以最快的速度向地球方向走也會爆炸的碎片追上。
現在走跟等爆炸後再走,沒有任何的區別。
飛船肯定會毀於原子彈的爆炸!
研究中就是因沒無論是誰來執行這次行動,都注定無法返回。
科學界肯定有不少願意獻身的宇航員,為什麼會是我?
或者,為什麼不安排一艘無人飛船?這些人認為自己皮粗肉厚可以當天然盾牌?
改變小行星的方法其實很多。
最理想的辦法是用航天器給它施加壓力,就可以使小行星加速或減速,都可以改變小行星的飛行軌道,這種方法最最理想,但要改變這小行星軌道,航天器的質量太小肯定不行,要在小行星表麵裝一個像火箭那樣的裝置,相當於給小行星裝一個發動機。
通過反作用力來改變其飛行方向,這個發動機得足夠大,小行星的質量相對於火箭來說就是一個天文數字,這個想法很浪漫。
以目前地球上的科技及製造能力,要實行起來極為困難。
當然,也可以用激光使小行表麵物質向外發散,從而產生反向加速度,使小行星改變飛行軌道,或者用超強激光把小行星摧毀成對地球無害的小碎塊,這種方法也行,但必須要有超大功率的激光係統,差不多要弄一個核天站到太空,還是不行。
還有人提出一個辦法,給小行星塗上塗料來改變它的顏色,影響小行星吸收太陽光輻射和熱量,通過熱能的變化來改變其軌道,這種方法見效比較慢,另外所需的大量塗料如何運過去也是個大問題。
小明不斷察看著資料裏的對小行星動手的辦法,反正還有逃生艙可以用,最壞的結果自己反正死不了,所以,他有一個瘋狂的想法,他打算躲到那個速度慢了近一半,即將過來129號小行星的背後。
撞擊將在半個小時後進行。
小明啟動了為箭發動機,向著129號小行星的軌道方向出發,他必須在一個小時內加速到比129號小行速度更快,然後減速與129號並行,隻不過到時候他會處於遠離爆炸的一邊。
火箭瘋狂的向後麵噴射著物質,借著反作用力不斷加速。
加速很快,小明的動作並沒有引起地麵中心的注意,因為他往地球方向逃離是預先的逃離方向,隻不過飛船的軌道有些偏差,地麵中心根本就無法準確知道。
屏幕上的倒計時慢慢變小。
小明還在瘋狂加速,燃料瘋狂減少,太空中沒有空氣阻力,也沒有需要克服的引力,以現在燃料消耗情況,飛船速度不斷的升高。
地麵中心隻是知道小明的具體動態速度,並不知道他的方向已經變了。
顯示器上數字終於歸零,原子彈在小行星到來前的那一刹,劇烈的爆炸開,很完美!
原子彈的爆炸並不是瞬間炸開,中子發生引發裂變,中間有一個過程!
巨大能量加上撞擊,肯定能改變小行星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