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得寸進尺
第21章:得寸進尺
不管有愛還隻是喜歡,人的包容都是有一定限度的,也就是說,人人都有一個底線。超出了自己的底線,恐怕就無法包容了。
很多朋友的不歡而散,恩愛夫妻的離異等等。都是超越自我承受的底線。加之,愛情的狀態本身,就是個無法定義的,她不僅僅永無止境、而又是不斷變數的玩意兒,愛情的終點就是,滄海桑田、地老天荒。因此,真愛也不能包容一切。……。
接回菊魅來上海後,天歌幾乎不再和菊魅發生正麵衝突,即便菊魅嘮叨不休、無理取鬧,還是諷刺挖苦、出口傷人。他也不願搭理她,最多也就是頂上一兩句後,避開她抽著悶煙。實在無法忍受時,寧可抄翻飯桌,也不和她糾纏、理論。
人這動物就是怪,不少人總喜歡得寸進尺。你不搭理她,她卻認為你怕她。遇上菊魅這種沒有文化、沒有素養、沒有品德、沒有情感、沒有臉皮、沒有榮辱觀、沒有責任心、隻有性別的全無女人來說,那就更是肆無忌憚了,包容就轉換成縱容了。
天歌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來改變菊魅,隻好自己多讓著她一點,希望她有朝一日能夠醒悟,更希望她會為自己無辜的兒子著想,改變自己的生活態度,而不是變態。
2001年6月,僅比菊魅小兩歲多的許家大外甥湯武,大專畢業想來上海發展。他畢業離開南京理工大時,也沒打算回趟老家省城看看父親,而是直接投奔上海的小姨菊魅而來。
湯武算的上是她們許家人的驕傲,是她們許、湯兩姓家族唯一的大專畢業生,都說外甥多像舅,男孩子總是比女孩子具有更多的娘家基因,似乎也具有自以為是的性格。
湯武也是出生在農村,父親是在“是非亂套”的七十年代初,從農村招進省城大型國有企業當工人的。由於是個從未上過學的文盲,參加工作三十多年,還隻混到個車隊搬運工。
要不是他大哥,湯武的大伯,在大隊當了個幹部,是輪不到他來吃居民糧的。加上他性格內向、不善言辭,家在農村又窮。除了在農村有一間破茅房外,一無所有。
像他這種,要文化沒文化,要能力沒能力的男人,要想討個城裏女人做老婆,談何容易?無奈之下,在七十年代中期,娶了個家裏比他還窮,年僅16歲,菊魅的大姐做老婆。
婚後,菊魅的大姐在鄉下務農,姐夫在工廠上班,好在市郊不算太遠,周末,姐夫就會騎著自行車回家和老婆團聚,盡管要騎兩個多小時,可為了解決生理方麵的需求,他認為很值。
發育未全的菊魅大姐,婚後3年一直沒有懷上身孕,20歲那年,才生了個女兒叫春蘭,好在計劃生育時期農民可以生兩胎,2年後又生下了湯武。
湯武童年的大部分時期,是和僅比菊魅隻小幾個月的姐姐湯春蘭一道,在外婆家和菊魅一起長大的。因此,他和姐姐湯春蘭與這位小姨情同姊妹,感情特別深厚。
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窮人家的孩子確實比富人家的孩子成熟早,知道如何去奮鬥。這小子從小就很努力,可惜環境不給他創造條件,這雞窩裏飛出鳳凰來畢竟罕見。
這農村的教育環境實在太差,湯武快臨近小學畢業,深感沒文化之苦的父親,才決定把他們姐弟倆弄到省城單位子弟學校來讀書。
初來省城條件確實艱苦,一家四口隻能擁擠在父親與他人共用的單人宿舍裏居住。母親早出晚歸,擺擺地攤、賣賣蔬菜貼補家用。
由於當時還是農村戶口,湯武來省城讀書也無法進入正規的學校就讀,隻能在單位子弟學校一直讀到初中畢業。
不是湯武不努力,而是他學習基礎太差,加上單位子弟學校的教學質量太讓人失望,湯武連普通高中都沒能考上。具有倔強性格的他,決定補習一年重考。
功夫不負有心人,第二年,總算考上了一所二流重點高中。三年的努力拚搏,還是沒能補回落下的基礎文化,第一年的高考再次落榜。
聰明的湯武明白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他沒有氣餒,再次補習。在快21歲的98年,總算考上了南京理工大學蘇州分校增補名額的“電子計算機係”大專班。
這雞窩裏真的飛出了金鳳凰,讓一家人開心的不得了。可一貧如洗的家境,如何交得起學費?父母親是一愁莫展,還是菊魅大方,一口氣拿出5000元,幫湯武解決了入學問題。
為培養頗有出息的湯武,菊魅大姐起早貪黑攢錢,每天早晨四點就去蔬菜批發市場打菜。再趕到農貿市場擺攤,晚上7點才能回家。
由於過度勞累,剛過四十歲的大姐,哪有心情與姐夫整點性遊戲?可一貫缺乏責任心的姐夫也是如虎年齡,怎麼耐得住缺乏性生活的日子?時不時的也整點花花草草出來。氣的大姐常常哭泣的給菊魅打電話,述說衷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