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三十號,早已經準備好的一車車的《卡洛斯城日報》,開始從門中運入王城。
這些報紙維克銘已經準備了三、四天,實際上,維克銘運入王城的這一刊《卡洛斯城日報》,是專門選的四月二十五日版“金融院藏金專刊”。這一天的《卡洛斯城日報》連篇累牘,報道的內容全部是蒂略羅州大戰關鍵時刻金融院藏匿馬政銀幣不報,導致蒂略羅州大戰險些大敗,十七萬士兵險些全軍覆沒的種種事實。
這一天的《卡洛斯城日報》很短,隻有一張紙,四個版麵。除了頭版的“事情簡述”說清楚事情的大概情況,第二版、第三版和第四版就是一些簡單的評論。
頭版的事情簡述隻有一千個字,卻用大號字體占據了整整一版。全文用白話文寫,標題叫做《無恥官員陰謀想讓蒂略羅州大戰戰敗!神威侯爵率兵問罪!》裏麵介紹了在蒂略羅州大戰眼看可以拖垮黑暗帝國的關鍵時刻,齊比利四人謀劃,戶部和金融院官員配合,欺君罔上藏匿馬政銀幣的經過,以及四人的意圖:讓蒂略羅州大戰戰敗。文章最後用幾句話講清楚:神威侯爵十六萬大軍是為了殺這些奸臣而包圍王城的。
後麵三版的評論也是較大字體印刷的,篇幅不長。《卡洛斯城日報》最好的評論員齊上陣,力圖用最短的篇幅說明白金融院藏金的卑鄙至極和影響深遠
有的從前線士兵的性命角度闡述,說明蒂略羅州大戰若是戰敗,十七萬士兵會如何慘遭追殺,會死傷多少。從蒂略羅州到山海關幾百裏,黑暗帝國軍鐵蹄不會放過任何一個逃兵。有多少父母將失去年輕的孩子,有多少妻子會失去新婚的丈夫。
有的從江山社稷角度闡述,說明蒂略羅州大戰若是敗了,黃金帝國的處境會糟糕到什麼程度。評論員詳細對比了明軍剩餘部隊和黑暗帝國軍的戰力,一針見血的指出,蒂略羅州若敗,黃金帝國時日無多。
有評論員從黃金帝國文明的角度闡述,說明蒂略羅州若敗,黃金帝國衣冠恐怕將不複存。嗜殺成性的黑暗魔族要入關殺多少人!根據邊疆人類的遭遇推測,說明天下的人類被殺一、兩千萬怕都是少的。
更有評論員從百姓利益的角度闡述,說明蒂略羅州若敗黃金帝國若亡,天下人類恐怕都將剃為奴,做黑暗魔族統治下的次等人。
一頁報紙剛剛四版,全部都用大字,四版合起來不過五千字,卻已經把金融院藏金一事的利害說了清楚明白。
這樣的報紙,維克銘在卡洛斯城花了幾天印了十萬份,裝了十車悄悄運進了王城。
到了王城各大菜市場門口,維克銘的密衛們保護在外圍,防止官員子弟和貴族衝擊報車。而報社的夥計就開始朝王城的百姓分報紙。
“看報嘍!看報嘍!神威侯爵的《卡洛斯城日報》!講的是金融院藏金二百萬,陰謀想讓蒂略羅州大戰戰敗!神威侯爵率兵問罪!包圍王城的事情!”
“看報嘍,看了報紙,就明白王城為什麼遭兵災了!”
“不要錢的《卡洛斯城日報》,看了就知道為什麼王城打仗了!”
想控製一個地方的輿論,是非常難的。各地的貴族是各地的地方領袖,是讀書人的衣食父母,在當地往往說一不二。而且這些人往往有家丁武裝,會明裏暗裏破壞維克銘的報紙事
業,讓讀報人不敢出來讀報。
維克銘的報紙想長期控製一地的輿論,往往需要武力護航。
但傳播一個消息,說明一件簡單的事情,撒播某一天的報紙,卻是簡單的事情。尤其在十六萬邊軍包圍王城,百姓們急於想知道為什麼的時間點上,用言簡意賅的報紙散播一個事實,就像在幹旱的樹枝裏點了一把火。
轟一聲,火焰就會燒起來。
貴族們消息靈通,知道維克銘為什麼率師包圍王城。這次討伐維克銘完全是正義的,仇恨維克銘的貴族們當然不會把這個事實宣傳出去。實際上,此時的王城散布著各種謠言,什麼維克銘造反,什麼十六萬邊軍要弑君,各種各樣。
這些消息,百姓們基本上是不相信的。神威侯爵一直是朝廷的中流砥柱,而且商人出身素來野心不大。怎麼突然間就造反了?而且神威侯爵和各地征調的領主們也不熟,怎麼一下子就把這些人全網羅起來一起造反了?
這串通一氣的度,也太快了點。各個本來不認識的領主團結起來幹謀逆大事,怎麼利益分配,以後怎麼分座次,甚至怎麼瓜分這個國家,打完蒂略羅州大戰半個月時間就全部達成默契了,全部互相信任了?怎麼看都不現實。
而且十六萬邊軍陳兵王城郊,也並未攻城,不像是造反。
謠言大多是假的。
那真相是什麼呢?百姓們不知道,卻急於知道。
在王城免費派的《卡洛斯城日報》,像是久旱天落下的甘雨,讓百姓們眼睛一亮。雖然百姓們大多不識字,但王城裏讀過書的人不少,哪條街上沒有十幾個識字的?沒有幾個賬房先生?隻要搶下一份《卡洛斯城日報》,拿著報紙去找這些識字的就是了。
這些沒有功名的識字的,絕大多數也是貧寒出身。雖然這些識字的大多有些優越感,和貴族們走得近些,不太願意為百姓讀報。但隻要十個裏麵有一個人把報紙的內容說出來,百姓們就能知道真相。
一般的報紙內容不涉及百姓切身利益,除非是大規模念報人口口傳播,否則很難把報紙的內容傳到各家各戶。就算有一、兩個念報人讀出內容,傳播也僅僅到此為止。所以貴族們很容易控製。
但此時情況不同,對於遭兵災的王城百姓來說,此時真相是急於知道的,是關乎切身利益的。隻要有一個讀書人把報紙上的消息告訴給百姓,百姓們就能口口相傳,把這個致命的真相飛傳播出去。
聽到維克銘辦報人的吆喝,百姓們一個個擁了上來,搶奪報紙。辦報人們在王城分成五十個點一份一份地分,隻用了半個時辰,就把十萬份報紙全部了出去。
有零零星星的貴族子弟出來阻撓報紙傳播,都被維克銘的密衛放倒在外麵。等到聽到消息的貴族們漸漸反應過來,有組織的出現想阻止報紙傳播,報紙已經全部出去了。維克銘的人員腳底抹油,撤了。
很快,就有個別熱心的識字者為百姓讀了報。然後百姓們口口相傳,將報紙上的內容傳播了出去。
十六萬邊軍為什麼圍城,為什麼如此義憤填膺,圍城不攻有什麼訴求。蒂略羅州大戰為什麼本可以不戰而勝,金融院藏匿銀幣有多麼惡劣,神威侯爵率兵圍城要殺哪些人,這些真相像是一陣風似的傳遍了全城。
五月初四,維克銘的報紙已經在王城內酵了四日。
正是朝會的時間,黃金殿上,奧利維拉詫異地看著稀稀拉拉的官員隊伍,不明就裏。
今天的朝會,竟有三分之一的官員遲到了,內閣輔尼亞孜、吏部大臣拉卡薩,全都不在。這算什麼事情?尤其是戶部和金融院的幾名官員,全體缺席!官員們哪裏去了?怎麼會一起遲到?什麼意思?集體抗議?
哈斯木去見維克銘和九名領主是私底下去見的,官員們並不知道。奧利維拉目前隻是把私調兵馬的齊比利打入大牢細細審查,並沒有抓捕其他官員,官員們有什麼好抗議的?
難道是王城內出了什麼變故?
奧利維拉看了看瓦卡倫,問道:“瓦卡倫,今日怎麼這麼多文臣遲到?”
瓦卡倫猶豫了一陣,拱手出列,含含糊糊地說道:“大臣們可能路上碰到了些問題,很快就會到了。”
奧利維拉見瓦卡倫話不說清楚,知道這裏麵有問題,追問道:“路上遇到什麼問題?竟能讓文臣們無法上朝?”
瓦卡倫見無法隱瞞,隻能說道:“國王,今天城中刁民鬧事,攔住大臣的道路不讓上朝。這些刁民成百上千,嘯聚道路堵塞官員。臣上朝時候在綠被攔住,全靠家丁拚死擠出一條道路來,才進入皇城。”
奧利維拉愣了愣,卻不知道王城中竟出了這樣的事情。王城是黃金城所在,王城情況關係到黃金城的安危,十分重要。這麼多大臣不能上朝,莫非都是被刁民攔住道路,這可是大事。
王城的百姓見慣了大官,所謂抬頭不見低頭見,所謂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國王腳下的百姓對大臣並不畏懼,像今天這樣文臣大規模無法上朝,還是第一次。
奧利維拉十分擔心地說道:“這些刁民何故鬧事?”
瓦卡倫拱手說道:“恐怕是神威侯爵見國王不答應他的無理要求,就在王城煽動民變,才出現這樣的情況。”
這瓦卡倫避重就輕,不說攔路百姓的訴求,卻告了維克銘一狀。奧利維拉聽到這話,知道瓦卡倫不想說實話,皺了皺眉頭。
缺了這麼多官員,朝會無法舉行。奧利維拉也不說話,就看著遠處默默等待。百官們站在黃金殿裏往南麵使勁張望,翹等待其他官員。
等了一刻鍾,這個衣衫略微淩亂的人走到黃金殿丹樨上,眾人才看清楚,這分明是吏部大臣拉卡薩。
再走近些,眾人看到拉卡薩額頭上赫然有一道血痕,也不知道是摔的還是被人打的。
拉卡薩走到黃金殿中,倉皇跪下,舉牌唱道:“國王,臣拉卡薩來晚了。”
奧利維拉好奇問道:“誰人敢傷大臣?”
拉卡薩聽到這話眼睛一紅,差點哭了出來。他摸了摸額頭上的血痕,往前一匐磕了個頭,說道:“國王,若再不整治神威侯爵,國將不國啊!”
奧利維拉撫須問道:“此話怎講?”
拉卡薩大聲說道:“國王,維克銘在王城煽動民意,蠱惑百姓。這兩天王城裏的刁民傾巢而出圍堵官員。還有人趁夜裏往臣家中扔石頭,仿佛要把老臣砸死才罷休。”
“今天臣一走出家門,就現有百餘刁民在道路上擋住我的道路。這些刁民大呼小叫,攔住臣的轎子。臣急著上朝,指揮轎夫想衝出一條道路,結果轎子都被這些刁民撞翻,臣當場把額頭撞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