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藏畢竟凡胎肉體,常日裏也隻誦經禮佛,不一時便氣喘籲籲,好在他意誌堅定,跌跌撞撞間也就到了山之極巔,就見金光萬道、瑞氣千條,正彙聚在一塊四方石上,成一張封條,上書“嗡嘛呢叭咪吽”。
唐三藏徑直來到山前,倒頭便拜,又望西方念道:“弟子陳玄奘,今奉唐王旨意往西天大雷音寺求取真經,今蒙觀音大士指點,欲救神猴脫離苦難,入我釋門,同證靈山,欲揭此封皮,望祈我佛慈悲。”
三藏言畢,仍不上去揭開封條,反而讓徒弟取了木魚,開始誦經。
孫悟空在一旁聽的耳朵發癢,心道:“這小和尚就是麻煩,佛祖既然允了,菩薩也已開了金口,你盡管揭了便是,何須多言,還要念什麼經。”
唐三藏念叨多時,突然間,一陣香風飄過,那“壓貼兒”就飄在空中,半空中又傳來聲音:“吾乃監禁妖猴者,今日他的難滿,吾等取了封皮回見我佛,那和尚你也早些上路吧,我等皆在西方候你。”
三藏聞聽仙聖之言,又是拜了幾拜,方才回了山下,對那六耳獼猴說道:“那壓貼已去,你卻為何還不出來?”
六耳獼猴聞言十分歡喜,便道:“師父,我出來動靜太大,怕會驚了你,你先走開些才好。”
三藏聞言,便與徒弟悟命一道退回東方,直走六七裏路,正要停下,孫悟空笑道:“他出來時要崩碎那一座大山,如此距離尚且不夠。”
唐三藏聞言,不由大為驚訝,他本以為那六耳獼猴再厲害也不過將大山撐開縫隙,在從中鑽出,那成想竟要崩碎一座山脈,如此偉力實在是,實在是……
悟命聞言卻詢問道:“崩碎一座山脈,如此豈不是方圓百裏的人豈不是都有危險?”
孫悟空點點頭,說道:“山崩之威,確實會波及四周生靈,五行山上雖無甚生靈,然那周遭卻多有活物。”
唐三藏聞聽此言,也自問道:“如此,豈不是又要多造殺孽,大聖可有解決之法?”
孫悟空說道:“自然是有的,找個人將那五行山抬起,然後讓你那弟子爬出來自然就沒有那般危害。”
唐三藏與悟命小和尚麵麵相覷,他們哪裏認得力能扛山之人。
孫悟空雖然如此說,心中也在尋思解決之法,讓徒弟山神移走周遭神靈固然來之不及,畫地為牢之術卻也要毀一片區域,那便隻能委屈六耳獼猴了……
孫悟空心念既定,便道:“小師傅如此慈悲,俺老孫豈有不幫之理,你等且在此少歇,俺自去助你徒弟脫困。”
那大聖話音方落,身形便即消失,轉瞬間卻又在五行山邊。
此刻六耳獼猴也感眾人距離已夠,便即運轉神力,欲要崩碎這一座束縛他已久的大山,霎時間地動山搖。
下一刻,所有響動歸於平靜。
六耳獼猴愣了愣,滿臉的喜悅逐漸轉為驚訝,他堂堂六耳獼猴竟然崩不碎這座山,這合理嘛?
“變!”六耳獼猴心中氣急,大喊一聲,那身軀便要迅速擴張,無窮的力量膨脹,似有毀天滅地之勢。
孫悟空在一旁看的分明,尋思道:“這六耳獼猴小說看多了,非要把山崩碎才能出來?”
於是,孫悟空暗自施展法術,使那五嶽五行之力貫通,又以泰山之勢為主,生生鎮住了六耳獼猴的氣勢。
可憐那六耳獼猴還妄想現出千丈本相,然而有泰山之勢鎮壓,他那神通卻偏生用不出來。
“孫——悟——空!”事到如今,六耳獼猴如何還不知道是有人在暗中作祟,而方圓百裏能有此本領者也就隻有那個猴子了,於是那一雙眼眸中有怒火升騰。
孫悟空冷笑一聲,使個身法,進入了山體之內,抬腿就是一腳,將那六耳獼猴踢出五行山中,直崩蒼穹之上。
“我出來了,俺出來了!”六耳獼猴先是一愣,突然發現身形已在半空之中,頓時歡喜雀躍,連續在空中翻了幾個跟鬥,頃刻間不知過了多遠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