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烈日當空。根據曆書上說,今天本應是個吉日,經過一番安排,仁宗皇帝終於要迎娶宮女張氏為妃了。
自小養在皇宮的小宮女,雖然一直在太後身邊,但是張氏可能因為孤苦的身世,打小就很會用一切小把戲獲取身邊人的疼愛。無論是劉太後還是仁宗,都對這個小宮女很是憐惜,與其說她是宮女,不如說是個外戚公主。
也因為這層特殊關係,讓仁宗的這次大婚,照劉太後生前的意思,也免了六禮,隻是算了生辰八字,讓禮部擇了日期。
可“黃道吉日”也有讓人大失所望的時候。
仁宗皇帝身邊的內侍由敏,一應打點完畢,招呼了與婚入宴的群臣觀禮。
包拯冠以龍圖閣大學士虛銜受邀觀禮,雖說包拯一再婉拒這東京汴梁二品官職,但是皇上大婚之日,又豈有不到之理。拒絕得了官職,但對於這泱泱盛情和仁宗皇帝的抬愛,是萬萬不能拒絕的,便是由他大學士稱呼。
一行還有前日被封為侍郎的公孫策以及禦貓展昭。在一眾身著朝服的官員中,包拯一席書生製式棉紗布衣,除卻他那黝黑麵龐,倒也顯得尤為鶴立雞群。
原來這包黑炭心裏還是記掛著自己娘親,他想家鄉瀘州雖比不上東京城繁華熱鬧,但是包拯知道如若上任,幾個月頭的車馬勞頓是免不了的,父親早逝,包大娘一個人還要經營一個醫藥館,讓她一個人在瀘州總歸是不妥當。
大慶殿禮樂大起,仁宗盛著笑意,又不乏與生俱來的威儀,正佇立在殿上;新娘款款而上。可就在仁宗撩開張氏頭紗的時候,頭紗下哪裏是張氏那張動如朝陽靜如明月的臉,眼前的女人分明就是一個半老徐娘,雖然濃妝豔抹,精心打扮,但也遮掩不了眼角的細紋、垮塌的嘴角以及花白的發髻。
朝殿外,眾臣在火辣的日頭下,隻顧低頭擦汗,哪裏有那眼神去看皇帝的小媳婦。仁宗旁邊的太監由敏在遞上貴妃冊寶——一個朱繪銀邊的方形木盒時,突然“啊!”了一聲,大叫了出來。仁宗冷眼看向由敏,由敏方知失態跪地連連磕頭。
大慶殿外的百官應聲而望,朱紅金絲繩帷幔內,眾人目光落定在穿著紫紗袍子的仁宗身上,即便是周身的雲龍簇簇,也掩蓋不了仁宗眉心蹙蹙的陰暗憤怒之情。
還未等仁宗開口發話,就見那中年女子悶聲質問道:“你不要你的孩兒了麼?”
仁宗衣擺玉授微蕩,“你是誰?”
包拯、公孫策和展昭三人早已觀詳此情,三人對視一眼,竟也不知這婦人葫蘆裏賣的什麼藥。
百官首列的尚書省尚書令兼兵部尚書張堯張太師率先發聲道:“皇帝大婚之日,豈容爾等玩弄這偷梁換柱之術!皇上!不知現下張氏安在?”
張堯的話正中仁宗下懷,“由敏,快去柔儀殿看看張氏在否!”柔儀殿正是張氏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