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 夜悄別離(1 / 1)

嘉佑七年,暮春花凋半殘。

宋仁宗在汴京崇政殿內特詔禮部議貢舉之事,不日貢舉詔令傳達各路。

各路州縣受到舉薦的文人墨客按照往年慣例,應當提前離家去往當地所治的州府貢院,準備接受秋季舉行的州試。

寧德縣北,關隸鎮南,花溪村東,有一年華二十有六的寒門書生,姓花名榮,字白少,號幽山。

幾度春風,幾度花飛;閉門苦讀,寒窗十載。花榮總算得到寧德知縣的舉薦,受請前往福州參加州試。

參加科舉,獲得進士之身,這是花榮之輩踏上仕途為官的唯一機會。

因此,花榮絕對不能錯過。

但淒然,家中有風鬟霜鬢,體弱多病的老母親,花榮思緒闌幹,實在痛心不忍當麵和老母親辭別,於是便趁著雞鳴時刻,借著月光,偷偷挑起行囊,悄然割別從小到大居住的簡陋茅舍,踏上墨客之途。

靜靜的黎明是離別的歸宿,花榮依依不舍,忡忡繞過村西。如今雖已暮春,但春寒猶未盡,西塘邊低垂的翠柳,此刻覆蓋了大半的塘中水榭;水榭旁,一隻孤舟浮水而臥,似乎猶在酩酊夢裏。

圓月落在似銀鏡的水麵上,如倒影著一盞孤獨的明燈,如影隨行。不知何時,一隻青蛙從草叢堆裏跳入西塘,西塘如銀鏡的水麵上,瞬間濺起了圈圈水波,將圓月徹底擊碎,久久不能平靜。

這是一隻殘忍至極的青蛙。花容怨入雙眉,準備放下肩上的行囊,從路邊拾起一塊濕漉漉的冰涼小石子,狠狠砸向水波的正中央,可惜這青蛙自知罪孽深重,早已逃沒了蹤影,抱怨隻能作罷。

“此別離,悠悠半載歲月年華。願重陽歸期,得進士之身,猶能見老母安康。”

溪山鋪滿紅藍白綠,東風微搖過,起舞弄姿禍。幽別亭是花溪村地界的象征。花榮停住腳步,借助雜草上的水珠擦了擦沾滿泥巴枯葉的布鞋底,走進淒涼的孤亭,深深抱住粗圓亭柱,心裏憂傷暗怨油然而生,故而忍不住又扭頭凝眸家的輪廓。

透過稀朦淡霧,花榮隱約瞧見自己的老母親拄著拐杖,搖搖晃晃走出屋外,最後抓著院中的籬笆,用早已模糊不清的眼睛在焦急地尋找兒子的行蹤。

花榮見此場景,不禁全身顫抖,潸然淚下,哀噓長歎:“我的老母啊,您這又是何苦呢!”

離別緒,這次第,無世人能忍!但功名未取,豈能愁弱惜?

花榮狠斷心中愁怨,斜拉素衣腰衩,跪於地上,深深磕起三個響頭,然緩緩起身,抬手提寬袖,擦去兩眼熱淚吟道:

溪山掛涼月,禾雀桃枝騷;

少睡升簾幕,不忍辭母招。

紅燭燃過半,雞鳴行囊挑;

西塘濕柳翠,幽別淚相瞄。

“哎呦,我的老嫂子,您這是何苦呢。榮兒走了,不還有咱家的大小二嬌麼?”

花榮漸去漸遠,隔壁屋突然一盞孤燈亮起,隨後走出一位五旬老漢,急匆匆走近花榮老母親的跟前,迅速攙住這位老人的胳膊,安慰歎道。

五旬老人是花榮的叔父,叔父有兩女,名曰大嬌和小嬌。

大嬌如今芳齡將有十八,身姿盈盈,性格溫文爾雅,有閉月羞花之豔,鍾愛刺繡調香。

小嬌如今芳齡亦有十五,長相俊美活躍,但性格稍嬌野,喜愛舞劍弄槍,似帶刺的玫瑰,遇得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