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溫大俠的過去(1 / 2)

雍州地處天下之中,住在這裏的自然都是帝國的權貴。

而即便在這雍州城中,溫府也是顯赫門第,尤其是身為禮部尚書的溫大人更是深受朝野一致讚揚的賢臣,百姓也十分敬仰。

此時,這位深受敬仰的溫大人卻怒氣勃發。

“你要去江湖?”溫大人年紀已大,頭發花白,雙目極有威嚴,但是難掩歲月帶來的渾濁,他平靜問道。

一位清朗的少年昂著頭,一步不退,一字一句回答:“是。我要做大俠,萬人敬仰的大俠。”

溫大人閉上了雙眼,多年的朝堂生涯已經讓他習慣了喜怒不形於色,但此時他卻希望自己仍然是一個衝動的年輕人,這樣就可以狠狠教訓一下眼前的不孝子。

溫家耕讀傳家,是傳承千年的世家,如今這個世家的嫡長子竟然要去江湖,遠離廟堂,實在是家門不幸,可笑至極。

“晨兒,你自幼聰慧,你當知曉世上瘋傳的所謂江湖軼事究竟有幾分真幾分假。”溫大人冷笑,嘲諷道:“不過是愚民的想象罷了,你若想一展抱負,唯有朝堂才是你的歸宿。”

溫晨年少氣盛,梗著脖子,“父親是人人稱頌的大賢臣,可是也拿人人唾棄的大貪官呂當毫無辦法,卻是關中大俠殺死的,呂當死的那天,官民同慶,據說關城內如同過年一般。我也想做個那樣的大俠,瀟灑自在。”

溫大人氣結,他想說這是朝堂製衡,這是政治,這是妥協,呂當活不了多久的,但是卻看見溫晨那雙黑白分明的雙眼,他知道,自己已經攔不住這位心誌堅毅的兒子了。

也許,該從庶出的兒子中重新挑選一個繼承人了。

……

要說雍州城最大的新聞莫過於溫大人與嫡長子溫晨斷絕關係的事了。

據說這位溫晨十分不孝,與溫大人大吵一架,溫大人差點氣的過世,一怒之下,當眾宣布溫晨再不是他的兒子,溫晨直接被掃地出門,狼狽如喪家之犬。

溫晨遮住臉,將自己隱藏在酒樓的陰影之中,聽著耳邊客人的議論聲,百感交集。

他其實是知道父親沒有說出的那番話的,廟堂與江湖如同河流的兩條支線,雖有交彙之處,但終究不同。

廟堂之上不可肆意妄為,權衡,妥協才是生存之道。

但是,溫晨看著父親在這泥潭中妥協了十數年,殫精竭慮,頭發花白,可被捆住了手腳又如何能大展拳腳?於是,這天下該是如何還是如何,就算贏得了一個大賢臣的名聲,可於天下,於百姓,又有何益?

這對溫晨來說,是不可接受的。他不想如父親一般蹉跎半生,卻空有賢名。一生短暫,他想走的更肆意,更暢快!

所以,他想換一條路走。

江湖是不用講妥協的,刀劍才是道理。

而且,江湖勢力駁雜,魚龍混雜,即便是以朝廷的能力也難以掌控,是獨立於朝堂之外的另一大勢力,也許可以通過江湖有所成就也說不定。

“溫師兄,我是師父派來接你的。”一位持劍的江湖豪客走了過來,正是心意門的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