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 江南戰起(2 / 2)

“ 那,這泄洪的事情......”嚴續覺得,如今便是焦頭爛額了,若再發生洪災,當真是回天乏力。

睦州城中,孫宇捏緊手中的紙條,那是剛剛從池州傳來的消息,一切都按照他的預料,有條不紊的推進。

“來人,將這封信送到泉州,給宋無冕。”孫宇嗅到了一絲大戰的氣息,他該做另外一手準備了。

早在去年知曉宋軍南下過江之後,孫宇便有了著手打造一批可以縱橫長江的艦隊,除了之前繳獲的南越國小平底船隻外,還另外設計了一種戰艦。

這種可以縱橫長江的戰艦,依舊采用小平底設計,整體排水在三千料左右,算得上是龐然大物。不同於其他江麵戰艦,要容納大批的人員物資,這種戰艦裝有八門火炮,配備少量的炮手與補給,以減少負重。

如此一來,戰艦浮於水麵上的部分便很高,能夠輕易在江麵遊弋。而若是出海遠航,隻要多載些物資,便能提高穩定性。

這種大型戰艦,在泉州以及大琉球島的船塢打造,眼下第一批已經下水,有八艘,若非造這種大船的木料太過緊缺,眼下的船塢可以同時開工十一艘。

同時還在杭州灣打造了一批排水量在千料左右的平底艦船,船上隻有兩門炮布置在一首一尾,同時配備大量的作戰人員,護衛在大型戰艦左右。

眼下整個水師,能夠在長江自由作戰的船隻,已經超過八十艘,其中排水量在兩千料以上的大型戰艦,共計三十二艘。船隻無論大小,全部經過改造,能夠搭載火炮,隻是火炮的口徑區別較大,比起專門打造的新式戰艦差得多了。

比起孫宇的指揮若定,李從善則是焦頭爛額,剛剛打發伍亭均去寧國節度使那邊再調些兵馬去平亂,便接到了八百裏加急,終究是發生了洪災,便在池州下遊的宣州。

雖然離宣州城還遠得很,鄭彥華的大軍安然無恙,可李從善依舊慌了。他與孫宇對陣的兩處,皆是後方不穩,且池州的亂民,一旦東進,裹挾宣州的災民,必然聲勢更為浩大。

孫宇有條不紊地處理著麾下的事務,他要做的,就是穩定後方,將南唐主力,牢牢拖住。

亂民聲勢越來越浩大,南唐朝廷數次圍剿,皆是無疾而終,而一次次調兵,更是耗盡了南唐的最後一絲元氣。

“傳旨,著輔國大將軍鄭彥華,盡起大軍,早日攻占湖州。另外,以神衛軍副都統曲良驥為主帥,新安軍節度使匡仲耒為副,發兵攻打歙縣。”江寧朝堂之上,李從善說完,整個人都委頓了下來,這是他的最後 一搏,贏了,便能翻盤,輸了,便再無翻身的可能。

“陛下,還請三思啊!”嚴續等一幹重臣,皆是勸阻,這般去打,勝算太低了。

“諸位,孤也沒法子了,咱們的錢糧,撐不到秋收了。眼下,池州一帶,基本已經被亂民截斷,物資運輸不暢,再不動手,咱們便要不戰而敗。”李從善自問,做了莫大的努力,可這結局,並不是他想要的。

眼下,尚有機會放手一搏,可若是等到錢糧耗盡,便再無一絲機會。

時年四月中旬,南唐國主李從善,盡起大軍,攻齊國,一時之間,天下側目。

江南的一舉一動,都在趙氏兄弟的掌控之中,卻沒辦法插手其中,這天氣剛轉暖,南楚尚未繼續,西蜀跟北漢便又跳出來了,簡直不勝其煩。

“陛下,臣弟以為,咱們該拉攏這駐守蘇州的呂穀威,以為策應。”趙光義今天入宮,便是為了江南的事情,眼下雙方對峙,大戰一觸即發。

他們若是無動於衷,一旦雙方分出勝負,再想要插手,便難了。

在趙光義的預算中,雙方不分勝負,互相消耗實力,才是正途。

“呂穀威?就是那個南越舊將?龍行軍的大將?”趙匡胤的目光,大多盯著北漢跟西蜀,南楚那邊,基本都是慕容延釗料理,已經接近尾聲。

“正是,這呂穀威麾下戰兵近五萬,兼之蘇州城池高大,糧草無數,當得上一方人物,若是能夠為我們所用,便能不廢一兵一卒,牽製江南戰事。”眼下大宋的情形,趙光義也知曉,在南楚戰事完全結束前,根本不可能騰出來料理江南。

“對於此人,朕不喜!”趙匡胤揉揉腦門,他最煩這種擁兵自重的家夥,完全不理會舊主的死活,這也就是錢鏐他們下手快,將孫宇變成了乘龍快婿,不然這結局恐怕不大好。

“陛下,臣弟也不喜,但是此人有莫大的價值。”趙光義覺得,自家兄長在這事上麵,太過謹慎了,一個南越舊臣罷了,以後隨便在大宋境內找個閑散職位一丟,讓其自生自滅便可,還敢反了天不成。

“也好,便先如此吧,派人先接觸一下,看看到底是什麼意思。”趙匡胤沒轍,去年以為西蜀跟北漢撤軍,怎麼也能過一段消停日子,沒想到這剛開春不久,就又開始了,這簡直沒完沒了。

等到趙光義走後,趙匡胤覺得,該是想辦法出大招了,這般拖下去,萬一出個岔子就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