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位客官,抱歉,咱這一百文,指的是新錢,您二位這是舊錢了。”掌櫃的搓搓手,現在這縣城裏,都開始統一以新錢標價了,那玩意是硬通貨。
“這錢不能用了麼?咱這可不是劣錢。”老李覺得有些來氣,家裏好屯了好些銅錢呢,都是好錢,怎麼就不流通了呢?
“能用,就是得加錢,要不你去錢莊兌換,那也有損耗。您二位看看這質地,這才叫好錢,哪能一比一換呢。”掌櫃的從櫃台後麵拿起一枚十文的大錢,往櫃台上一放,那就一個光亮大氣。
倆人看著眼前的大錢,愣是沒法反駁,畢竟他們還無法厚顏到睜眼說瞎話。
“我等隻有這種銅錢,該付多少文?”既然身上沒有新錢,又不想用銀子,那就隻能加錢了。
“加一成差不多,也是好錢。若是那種劣錢,得加五成起步。”掌櫃的也不心黑,這比例跟錢莊比起來,也是差不多,畢竟他這靠著錢莊,對裏麵的門道摸得很清楚。
“那就加一成。”倆人覺得還能接受,又各從懷裏掏出五枚銅錢,隨後就跟著小二往房間走去。
房間很簡單,卻算得上幹淨,倆人的行禮就是銀兩,都揣在懷裏。
“老李,咱倆要不出去吃點?”張員外有些餓了,身上揣著銀錢,這個點獨自出門,有些不放心。
“要不就客棧隨便吃點,咱們來此是有事要辦。”李員外不想出去,他就一心想著老老實實在房間待著,明天換了新錢去衙門裏買債券。
“那咱們先歇個腳,一會再去前麵看看。”趕了一天路,張員外覺得腳上都出水泡了,好久沒這麼辛苦了。
小二打了一盆熱水過來,讓他倆泡泡腳,這住客棧的,一般都是趕遠路的,累了一天泡泡腳,可以解乏。
“老李,你準備買多少債券?”張員外本來因為今早的事情,對李員外還頗有微詞,但是如今還有求於他,無論是錢莊還是衙門那邊,他都知之甚少。
“準備買六張,以後這債券,就算傳家了,不打算贖回。”李員外想好了,六張債券價值三百兩,一年利錢就是十五兩,算不上多,卻夠三五口家庭的基本生活了。
以後隻要忠勇軍在,劍州商行在,他家就能衣食無憂,花這些錢,買一份保障,值!
“這麼多?我就先買三張吧。”張員外沒有時間準備,隨身就帶了一百多兩,家裏倒是還有些積蓄,但是這會回去肯定來不及了。
“嗯,以後有機會還可以再買,我是想好了,咱們攢錢就是為了一份保障,這買債券比放家裏好。”李員外拿起幹布擦腳,這銀子放在家裏,再多年,他也不會多出半分來。但是這債券就不一樣了,就算每年結算的利錢,不繼續投資,那二十年就回本了,債券還在自己手中。
“但是這官府的話,真的能信嗎?”張員外記得,以前官府的話都不太靠譜啊,怎麼這次李員外就這麼積極呢。
“老張,這忠勇軍,跟別的地方不一樣,那是說什麼就是什麼。咱們各鄉吧,都有當兵的,以前有,現在也有,除了忠勇軍,誰能落實這撫恤獎勵製度的?我李家村的李大衛,戰死之後,骨灰回家的當日,撫恤銀、軍餉、還有之前攢的賞銀這些,一共六十多兩,全部送到妻兒手上。人忠勇軍還說了,隻要等孩子成年,衙門裏安排事情做,我算是看出來了,這忠勇軍啊,是越來越能打。”老李搖搖頭,他是就一個兒子,不然也送去參軍,這條件也太好了。
人無信不立,如今的忠勇軍,在誠信上,做到了很多君王都做不到的地步。
張員外聞言,也是不住的點頭,如果不是那種階梯的糧稅征收製度,他也覺得忠勇軍不錯。
如今身上隻帶了這麼多銀錢,隻能等明日回家之後,再想辦法。
次日天蒙蒙亮,客棧裏麵就開始嘈雜起來,熟睡中的倆人原本還心有不爽,再一聽,都是準備去錢莊排隊的,趕緊穿好衣服就往外走。
客棧裏有現成的早餐,兩個包子加一碗豆漿,十二文錢,舊錢加一文,十三文。倆人各自端著豆漿喝個幹淨,邊啃邊往錢莊走去。
錢莊照例是沒有開門的,但是卻有一個小廝在指揮大家排隊,等倆人到時,前麵已經有十幾位人在排隊了。
“老李,大家怎麼都聽他的?”張員外將最後一口包子吞下,大家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身上穿的也是劍州商行新出的棉襖,怎還要聽一個小廝的指揮。
“人家這是錢莊特意安排的,免得亂了套,不守規矩的,得排到最後麵去,要不下次再來。”李員外昨天就來排過隊伍了,自然知道這裏麵的規矩。
張員外聞言,頓時閉口不言,縣官不如現管,換不到新錢,昨夜的開支就白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