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回不來了。”孫宇搖搖頭,以他對那趙氏兄弟的了解,是不可能將人放回來的,十有八九會軟禁起來。
“大宋當真敢如此?”徐易不解,這國主胞弟,就這麼扣留了,怎麼也說不過去吧。
“這天下,一切都是虛妄,最後還是得看實力。大宋為何非要韓王上開封?誠意嗎?瞎扯,要的就是捏住國主一條軟肋,在大宋攻打楚地時,不要輕舉妄動。”孫宇看得很清楚,隻要扣押韓王,對方一旦輕動,大宋皇帝,必然要拿韓王開刀,屆時李煜該如何自處?
“韓王的暗衛骨幹,如今都在我劍州,若是韓王不回來,這事該如何處理?”這些人到得劍州地盤,直接租了一座四進院子,每日裏深居簡出,過起了正常生活。
“那個暗衛首領,叫夜鷹是吧?先不用管他們。”孫宇倒是記得,當初這夜鷹,也曾與他並肩作戰,也就是那一戰,回去之後才爬上暗衛首領的位置。
若是韓王回不來了,這些人必然比自己還要著急,若是自己去招攬,難免落了下成。不妨安心定坐,等時間久一些,他們自然知道韓王回不來了,屆時再找個合適的機會接觸一番。
“七十八萬兩,各州能夠籌措多少?”孫宇一想到這筆銀子,就感覺頭疼欲裂。
“大概三十萬兩,再多就要影響正常運轉了。”徐易對三州的家底,都是了若指掌,這還沒過年呢,衙門總得留下足夠運轉的錢糧。
“剩下的四十八萬兩,本官先從商行那邊想想法子,這都算借的,要還的。”孫宇也不知道商行到底有多少錢,先去信給琚瑤,看看能挪出多少銀子來。還得去信一封給宋無冕,看看此番出海能夠分到多少利潤,先盡量把這筆銀子給湊齊了。
就在孫宇跟徐易聊天的當口,方浩已經指引將算盤一般的工具架在兩座平台之間,一塊樓板在工具上緩緩推進,到得位置後,再橫向移動,將樓板直接固定好。
照此往複,不停施工,等樓板全部搭好之後,再以水泥沙子攪拌澆築一遍,這橋就算成了,至於後麵的欄杆,再無一絲難度。
劍浦城外,一輛豪華四輪馬車正聽在城外的十裏亭,這是劍浦城迎來送往的終點。馬車上插著一杆小旗,上書鎮海侯三字,放眼整個劍浦城,敢用這標識的,也就商行那位老板娘。
馬車裏坐著的自然是琚瑤,比起外麵的寒冷,馬車內自然要暖和一些。琚瑤一手抓著小炭爐,一手翻動賬簿,旁邊的侍女想要幫忙,也被她阻止了,這看賬之事,容不得別人插手。
“夫人,那位怎麼還不來?”侍女掀開簾子往外看看,除了寒風,什麼都沒有。
“什麼叫那位,要叫青夫人,再不改口,以後就去商行裏做事。”琚瑤放下賬簿,一臉嚴肅,這高門大戶,向來講究尊卑之別。自己雖然為侯爺誕下子女,可青兒才是第一個進門的,雖說年歲比自己小,該有的尊敬不能少。
“婢子知錯了!”侍女連忙低下頭顱,跟在夫人身邊,比起商行普通侍女,地位跟待遇天差地別。
琚瑤不同於旁人,做事講究規矩,並不會將侍女當作姐妹一般,隻是單純的雇傭關係。也許是之前在蘇家商行的經曆,讓琚瑤知道,不能輕信別人。如今她掌管的劍州商行,財富無算,必然引得無數人覬覦,她隻能再三謹慎小心些。
“該是要到了,去看看呢。”琚瑤將賬簿放在一旁,看了許久,眼睛有些乏了。
侍女聞令,隻能下得車廂,站在馬車外候著,希望那位青夫人能夠早點到,她也能少挨凍。
“噠~噠~噠~”的馬蹄聲傳來,一隊騎兵從官道盡頭顯現,為首之人,正是張大虯。
車隊裏麵除了數十騎兵,還有兩架寬大的四輪馬車,一架同樣是豪華異常,插著魯國公府的旗幟,另外一架就要普通許多,跟車行裏用的別無二致。
插著魯國公府旗幟的馬車裏,乘坐的自然是青兒跟小環,原本寬闊的車廂,堆放了不少的行禮,如今倒是顯得有三分局促。
“籲~”張大虯一看對麵馬車樣式,就知道裏麵坐得是誰,趕緊拉住韁繩,讓整個車隊慢下來。
馬車裏的琚瑤,得到侍女的提醒,放下暖手爐,裹緊披風,從馬車上緩緩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