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開啟新篇章(1 / 2)

李現趕到靈武後,將李璘的不軌舉動如是上報了皇帝李享。李享知道後很害怕,他怕的不是造反,而是造反的人是李璘...

如果李璘真的邁出那一步,勢必要兄弟相殘,這是他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李享一方麵派遣親信太監李靜忠去傳旨,讓李璘返回成都看望太上皇。另一方麵任高適為淮南節度使、林凡兼任淮南西道節度使。命二人前往安陸與江東節度使韋徙合兵一處。務必在李璘作亂時將其一舉製服。

接到旨意,林凡他們帶人出發了。但他們還沒到地方,李璘就已經按捺不住,開始行動了。

十二月二十五日,永王李璘以東巡的名義,率領五千甲士乘船順流東下。

沿途各郡縣全都懵逼了,不知道李璘這個時候東巡是什麼意思。

其中吳郡太守李希言發覺不對,因此致信李璘,詢問詳情。

要說李璘除了莽撞真是沒有任何才能,接到信的那一刻他以為是吳郡太守發現了什麼...

直接下令大軍,攻打吳郡,然後分出一路攻打廣陵...

一言不合就開打,這下,整個江淮地區都陷入驚慌之中。

好在驚慌的情緒沒有持續太久,高適和林凡就到了。

他們帶領轄區兵將來到安陸,與韋徙成功會師,並在這裏盟誓起兵,討伐李璘。

隨後,針對李璘的一場鬧劇,拉開帷幕。

林凡、高適、韋徙各領兵馬、分路前進,準備對李璘形成包圍之勢。

可是..

事情超乎尋常的順利,林凡的兵剛走到半路,就接到前鋒仆固玢送來的消息:李璘的叛亂,被平定了…

。。。。。。

李享派李靜忠出門去傳旨,讓李璘回成都看望太上皇,李璘當時就拒絕了。

李靜忠不敢久待,趕緊回了靈武。李享無奈,隻好派出太監啖廷瑤、段喬福趕赴廣陵,與當地駐軍商議平叛的事情。

而在這個時候,林凡和高適都還剛剛到任,正在集結部隊。

啖廷瑤他們來到廣陵,正好遇到河北招討判官李銑在廣陵出差。於是啖廷瑤就像李銑討教對策。

李銑跟叛軍大小戰鬥也打過多次,對付永王的烏合之眾更是不在話下。再者李銑也想趁機立個功勞,所以和啖廷瑤一拍即合。

不久之後,得知李璘攻打吳郡,說明李璘開始正式造反,李銑這邊便也開始行動。

李銑率領幾千人馬駐紮在揚州,李成式派遣判官韋茂率領三千步兵駐紮在瓜步洲。兩方大概一萬人。

不過..

這一萬人不是為了打仗,而是為了充當疑兵…

李銑認為,李璘的幾萬大軍都是新招募的,並沒有什麼戰鬥力,之所以跟隨李璘到現在,不過是憑借一股新人的銳氣而已。

所以,對付李璘的最好辦法不是硬拚,而是恐嚇,靠恐嚇,把李璘的將兵嚇到泄氣。

事實證明,李銑的做法非常之正確!

李璘自順江東下以來連戰連捷,虎視江淮,但大家發現一個問題:我們一路高歌猛進,沿途的郡縣怎麼沒有害怕?也沒有要投降的痕跡?

這個問題很快有了答案…

現在,長江兩岸插滿了軍旗!李璘和他手下的叛軍明白了,因為唐軍的人數太多了,人家根本就不怕!

站在城牆上,望著江岸處獵獵作響的、一麵麵唐軍大旗,李璘和他的手下們,害怕了!

下得城來,大將季廣琛將手下軍將和其他將軍召集到一起,說道:“如今太上皇在蜀地、皇上在靈武。縱觀諸皇子,沒人比得上永王!

如果王爺總領江淮精銳士兵長驅雍、洛,光複天下的大功一舉可成。可現在呢?我們追隨永王到這裏,難道是為造反來的嗎?這條路一旦走下去,我們將背上叛賊逆臣的罵名而遺臭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