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而右丞相林郝哲正著急的在承乾宮等待著國王陛下的駕臨。
一陣“陛下駕到,陛下駕到!”太監大聲的喊著。
右丞相連忙下跪迎接,
“恭迎吾主,吾主萬歲萬萬歲。”
“免禮平身!”
陛下一邊揮手示意,一邊加快步伐走著,便迫不急待的坐到了龍椅上。
陛下突然眼神一亮,凝視了右丞相片刻以後,便言道:“聽說寡人交代你辦的事已經有眉目了?快細細道與寡人聽”。
陛下目不轉睛的盯著右丞相。
“老丞相,你速速道來,別賣關子了!”陛下急切的說道。
老丞相忙作了作揖。
“是,陛下!”
沉思了片刻以後,便回稟道:“陛下,二十年前,因為宮裏發生混亂,據說當年讓那奶娘給抱走二王子的事已經有了眉目,臨行時,奶娘去見了見她那原來在劉貴妃那宮裏服侍的結拜姐妹,名叫劉淵源的,而此宮女早已經調到”婉衣間“工作,臣懇請陛下,招來那名宮女細細查問,看能不能確切的知道二王子的下落。”
陛下二話沒說,站起身來,瞪了瞪眼睛,威嚴的喊道:“來人,傳寡人聖旨,速速派遣太監傳婉衣間宮女劉淵源問話。”
就在這時,老太後駕到,國王陛下忙站起身作揖迎接。
“容妃兒子流落民間之事已經交代下去那麼多天了,到底有眉目了沒有?”
陛下上前微微的笑了笑道:“母後,您來的真是時候,寡人也是剛剛才收到丞相的稟報,事情剛剛有了眉目!”
老太後一聽,眼神一亮,便急切的問道:“容妃的兒子流落民間之事已經有眉目了?”
陛下望了望老太後,微微的點了點頭,道:“是的,母後,本來還想等到事情辦好了再稟報您老人家。”
老太後笑了笑,凝神定睛的望著陛下,便言道:“我一個老婆子,倒沒什麼所謂,隻是可憐了那思兒心切的母親,我能知道容妃的心情,你速速派人告知容妃了嗎?每每她來給我請安,每談到她兒子,總是在我麵前哭泣,讓我好生心酸。”說到這,老太後搖了搖頭,歎息了一下。
頓了一會兒,又道:“這麼多年了,真難為了容妃,如今終於有了眉目了!”
陛下伸手扶了扶老太後,又命太監搬來了椅子,攙扶著老太後坐下了。頓了頓,便言道:“母後,事情剛剛有了眉目而已,還是等到真正找到了再告訴她吧,免得一場歡喜一場憂的。”陛下望了望老太後,輕輕的說道。
老太後想想也是,畢竟自己也是當母親的人,對容妃的心境更能理解的透徹,經陛下這麼一說,也就明白了許多了。
“她是我最鍾愛的媳婦,你可記得事情有了結果立馬告訴她,好讓她寬心。”
其實,自從容妃的兒子沒了以後,老太後就特別的疼愛她,因為在她心裏,總是希望用她的愛來減少容妃心中的痛,因為這種痛徹心扉,做為一個愛子心切的老太後是能感同身受的。其實說疼愛,倒不如說是更多的同情與憐憫。
孝順的國王陛下看到老太後滿臉的愁容,
忙寬慰道“好,好,您老放寬心。”
這時,派到婉衣宮的太監回來了,帶來了一個四五十歲,老態隆腫的宮女,這宮女看起來比七十歲的老太後還要蒼老那麼許多。
國王陛下一看,真的很吃驚,與他原來在劉貴妃那看到的宮女迥然不同,帶著懷疑的語氣問了問。
“你是原來惠安宮服侍劉娘娘的宮女劉淵源?”
劉淵源福了福,回稟道:“是的,陛下”。
太後是一個心慈麵善的老人,看到一個這麼樣的宮女,心裏起了憐惜,連忙問了問。
“怎麼蒼老了這麼許多”?說罷,便又轉過頭去望了陛下一眼。
這時,宮女眼泛淚水,兩個眼眶紅紅的,福了福身子,沉思了片刻以後,回稟道:“回太後的話,調到婉衣宮的宮女整天日曬雨淋的,自然就蒼老了,失禮於陛下和太後跟前,望求恕罪。”
太後望了這宮女一眼,歎了一聲,連忙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