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薑俊,回了聯合雜誌社,去和韓小米驗證工作成果。
原來這些日子聯合雜誌社在韓小米的穩妥領導下,再加上自己走之前留下的那些罵人的稿子,這些日子和莊曉夢“對線”,雖說沒占什麼便宜,可也沒吃什麼虧。
因此,薑俊對韓小米更加欣賞了。覺得這個“舊部”,自己名義上的大徒弟,足堪大用,也是能獨當一麵的大將。
上了沒幾天班,薑俊就對韓小米說:“小米呀,我十號要回去一下。”
韓小米說道:“三月十號嘛,為什麼?”
薑俊說道:“那天我過生日,也是我十八歲那一天,那一天,想陪著家人過一下。”
韓小米點了點頭。
言者無意,聽者有心。薑俊原本就是想告訴韓小米一聲,那天不來雜誌社了。可韓小米這麼會來事的人聽到了,能就隻是這樣嗎?肯定要給自己“師父”好好過一個生日啊。
於是,她趁著薑俊不在的時候,就給她那一百零七個師弟裏麵的瘦猴和虎頭打了電話,並讓他們通知其他人。瘦猴也采取這種相互擴散的方式,虎頭則是一個一個電話打下去。
沒到半天時間,這些薑俊的徒弟們全都知道了。
這些徒弟們,在薑俊的幫助下,都過的很好。
在去年的十二月,他們在薑俊的安排下,在聯合雜誌、西京晚報,及各大報刊分別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係。
賺得多的,每個月能賺七八百;賺的中等的,每個月能賺四五百;就是那種沒什麼本事,隻會搖旗呐喊的,憑借著和薑俊的這層關係,也可以在一些小報刊上穩定投稿,一個月能賺個一兩百。
這可是1992年啊,一塊錢論購買力,除非是購買那些高科技產品,否則至少是二三十年後的20倍。每月賺七八百,那都算高薪了;每月賺四五百,那也能活得不錯了,每月賺一兩百,那也餓不著了。
他們現在的待遇,不要說和失業的時候比了,就是原來他們自己投稿的時候,那也沒賺過這麼多錢。
他們打心眼裏,自然願意認薑俊這個師父。即便這個師父沒有什麼“養育之恩”,可也有提攜之恩啊。
就在韓小米的組織之下,這些人來了一次大規模的探望活動。
在三月十號那天,各自買了一些禮物,還雇了十多輛輛卡車。他們都知道師父的家在農村,甚至還買了一些牲畜,用卡車拉了過去。
在那天,薑俊正和父母在家中待著呢,就聽見一陣轟鳴之聲,一個“卡車隊”衝著水東村而來。
這陣勢,引得村民們紛紛圍觀。
先是四輛裝人的卡車在薑家院子旁邊停下了,一百多號人從上麵下來。
薑俊走近一看,也認出了這些人,他說道:“你們怎麼來了。”
徒弟們笑道:“特地來給師父拜壽。”
這些人站好了,一百零八人,除韓小米之外,同時跪倒,給薑俊咚咚咚磕了三個響頭,說道:“恭祝師父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這場麵,不僅僅是當著薑俊,還當著幾十個村民呢。霎時間那幾十個村民都驚得了不得,知道薑俊厲害,不知道厲害到這種程度,一百多個人給他磕頭呢。
於是,那幾十個人又給全村的人說,全村的人都漸漸朝著薑家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