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來想趁著這次曹操來襲的事情。親自領兵出征,一來可以讓軍權掌握在自己的手裏,二來也可以在整個匈奴之中增長自己的威望,利用戰功來讓那些貴族都臣服於自己,但是卻沒想到現在的左賢王竟然提出了這樣一個要求。
這樣一來對方完全就是在為難自己,而且以剛剛這兩個大漢商人表現出來的情況來看,對方百分之百肯定會支持左賢王的,這必然是不爭的事實。
一旦自己這個匈奴大王大庭廣眾之下,被兩個大漢商人直接反對的話,那恐怕他以後在整個匈奴之中的地位也會受到很大的打擊,那些中立的大臣,別說是支持自己了,恐怕不投靠左賢王,跟對方一起造反,就已經是很對得起他的了。
“還請陛下趕快做決定吧,畢竟現在軍情不等人,曹操已經屯兵在上穀了,如果陛下還在這裏猶豫不決的話,那恐怕到時候曹操已經率領大軍攻破我匈奴的邊關,直奔我匈奴腹地,到那個時候我們就算是一起出征也根本沒有任何好處!”
見到匈奴王猶豫不決的樣子,左賢王自然知道對方心裏麵在想些什麼,隻不過對於現在的左賢王來說,現在匈奴王醒悟得實在是太晚了,現在整個國內有大部分中下層官員都已經全部是支持自己了。
雖然現在還是有很多匈奴貴族支持匈奴王,但是那些匈奴貴族以及匈奴王差不多已經被徹底架空了,在他們手裏麵現在僅僅一直掌握著整個匈奴國內三分之一的兵馬,雖然這些兵馬都是整個匈奴之中最精銳的人嗎,但是若要論起數量來的話,還是絕對沒辦法跟左賢王手裏的兵馬相比的。
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現如今的左賢王手裏麵雖然擁有著整個匈奴之中大部分的兵馬,但還是不敢明目張膽的跟匈奴王對著幹,畢竟對於此時的左賢王來說,他想要做的是整個匈奴真正的大王,而不是像曹操那樣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丞相。
他希望自己能夠朝成為草原上所有人公認的匈奴王,所以現在自然不能夠造太多的殺孽,一旦引起了草原上那些人的反感,到那個時候自己再想要成為匈奴的大王,或許也會同樣遭到對方的反對。
可以說對於這一點左賢王還是深有領悟的,而且曾經的他聽到天朝皇帝吳涼親自說過一句話,君王是舟,水可載舟,亦能覆舟!
對於這句話事,左賢王可以說是理解深刻,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一直以來他才放棄了對整個匈奴高層過貴族們的討好,轉而去籠絡那些中下層的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