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開山弟子(1 / 2)

六百裏加急的文書雖然不是最快的,但也已經是非戰時情況下最快的速度了。

然而此時的鄭東,正躺在海邊的一處小院子裏,“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呢。

王方慶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一拍腦袋,笑著說道:“壽安伯真是大才啊,要不是今日聽他吟詩,我都忘了他最開始是以詩文現世的。”

很快,這首《食荔枝》就傳遍了整個廣州,直到這天,又有一首詩出現在了廣州的文人圈子裏,鄭東也偶然聽到。

江林多秀發,雲日複相鮮。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興來隻自得,佳處莫能傳。

薄暮津亭下,餘花滿客船。

一見到這首詩,鄭東就不淡定了,立刻來到廣州刺史衙門,想要找王方慶問問這首詩的作者在哪裏。

鄭東來到刺史衙門的時候,正逢王方慶有客人來訪,鄭東不好在這個時候進去打擾人家,門口負責守衛的官軍是認識鄭東的,便帶著鄭東來到前堂休息。

差不多過去了一個小時,鄭東坐在榻上都快睡著了,才聽到後堂傳來腳步聲。

鄭東趕緊站了起來,便見到王方慶旁邊跟著個唇紅齒白的少年,走到了堂前。

王方慶也看到了鄭東,便朝身旁的下人喝道:“壽安伯來了怎麼不報?讓人家在這等了這麼久!”

“沒有的事兒,是我不讓他們進去打擾刺史大人的。”鄭東笑著說道。

王方慶也報以微笑,朝鄭東拱了拱手問道:“不知壽安伯今日登門,有何貴幹?”

鄭東從懷中掏出那首詩來,遞到王方慶麵前,“刺史大人,請您幫我找一下,這首詩的作者在哪裏。”

還沒等王方慶接過來詩箋,剛才跟在王方慶身後的少年就往前一步,對鄭東說道:“不用找了,這首詩是我寫的。”

“什麼!”

鄭東難以置信的看著眼前的這個少年,也不過是十三四歲的樣子。

但王方慶的一句話,讓鄭東打消了疑慮,“壽安伯不必驚訝,這首詩確實是他寫的,還是從本官手裏傳出去的呢。”

“你就是張九齡?”鄭東心急火燎的問道,“你就是韶州張九齡?”

那少年被鄭東的動作嚇了一跳,麵色驚恐的看著鄭東,喃喃的說道:“我...我就是...就是韶州張九齡。”

鄭東這會兒也發現在即剛才反應過激了,便帶著歉意說道:“是我唐突了,張小兄弟不要見怪啊。”

“不敢,在下鄉野小民,能被壽安伯記住名字,已經是萬分榮幸了,壽安伯不必多禮。”

看著張九齡小小年紀就舉止有度,進退有禮,鄭東就更加喜歡他了。

於是,鄭東當即就問道:“張九零,如果我說,我要收你為徒,你是否願意?”

聽到這話,不光是張九齡,連一旁的王方慶都有些驚訝:“壽安伯,為何如此看重此子?”

“刺史大人不知,我觀此子天庭飽滿,地閣方圓,日後必成大器,故而有心收入門下,但也要他本人同意才行。”

王方慶則拿出一封書信遞給鄭東:“壽安伯請看,這是此子寫給我的書信,想跟我討個差事,我見他年紀小,就沒有答應他。”

鄭東接過書信一看,好家夥,洋洋灑灑寫了幾百字,可謂是字字珠璣,條條在理,讓鄭東都有些汗顏,他雖然來唐朝這麼長時間,可是到現在文言文都寫的不太利索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