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采挖紫菜(2 / 2)

“啪”,鄭東拍了下額頭,想起來了,西瓜這個名字,是到五代之後才出現的,現在離五代還有一二百年,是自己孤陋寡聞了。

於是鄭東連忙解釋道,“就是你們所謂的寒瓜,隻不過我曾經在一本書裏見過,說這種寒瓜其實是由西域傳入中原的,因此也可以稱之為西瓜。”

周圍四人恍然大悟的“哦”了一聲,頗有看笑話的口氣,讓鄭東怎麼聽怎麼不舒服。

算啦,開始幹正事吧。

鄭東脫了鞋子,脫下外袍,卷起褲腿,順著沙灘徑直往海邊的礁石走去。

程伯獻和秦晙學的有模有樣,早就迫不及待的跟上去了,謝瑜一個女孩子家家的,自然不好意思做這種事,隻好承擔了看管行李和馬匹的工作。

老餘在這裏沒有說話的份,隻有跟著這幾個小大人,左右幫忙而已。

不得不說,鄭東的運氣很好。腳下一塊兩丈見方的黑色礁石上,一看就知道它已經在這裏存在了很久很久,海水的衝刷沒有帶走岩石的厚重,卻給岩石穿上了黑色的外衣,當然,也不乏各種貝殼這類的點綴。

紫菜就攀附在岩石朝向海水的一側,隨著潮汐的湧動,在海麵上不停的擺來擺去,有點像夏威夷的草裙舞。

幸好帶了工具,否則在這樣的岩石表麵用手扣,實在是有些費力。鐵製的小鏟子最好用,貼著岩石的表麵,將紫菜連根鏟起來。

鄭東知道自己來這個地方的機會不多,因此他萌生了竭澤而漁的想法,不打算留下任何東西。

在後世的一部名為舌尖上的中國的美食紀錄片中,鄭東有幸見到了福建沿海的人們是如何利用海水養殖紫菜的。

大唐現在已經控製了南方的土地,但像閩越一帶曾經的煙瘴之地,目前應該還沒有被完全開發,鄭東認為,如果自己將紫菜的名聲作響,那這未嚐不是一個開發東南沿海的契機。

腦海中,鄭東在大展宏圖,不由得放慢了手中的動作,起身站在岩石的最高處眺望遠處的大海,一個人規劃著整個東南的未來。

“他怎麼了?”

“你第一天認識他嗎?”秦晙依舊在不停的鏟紫菜,鏟夠一把了就放進老餘的籃子裏,嘴上也不停,“賢弟就是這樣,有時候會突然陷入沉思,他沉思的方式隻有一種,那就是發呆,你難道沒見過嗎?”

程伯獻搖搖頭,“這是我第一次見,原來聰明人想事情,就是讓自己看起來像個傻子一樣就行了。”

“閉嘴吧,有你這麼說話的嗎?”

“你自己看看啊,我又不是信口胡咧咧的。”

其實鄭東聽見了,在程伯獻說自己是傻子的時候就回過神來了,但他不在乎,蹲在自己旁邊的這兩個年輕人,可以說是自己在唐朝最好的朋友了。

隻是自己的一句話,他們就可以奮不顧身的來到千裏之外的揚州保護自己的生命,試問有誰還能夠做得到。

想到這裏,鄭東眼含笑意,目光看的更遠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