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薛魏密謀(2 / 2)

九月初六,武則天改文明元年為光宅元年,這已經是今年的第三個年號了。

緊接著,武則天又把自己的四兒子,被立為皇帝的李旦幽禁在皇宮中,不得預問政事,甚至連在皇宮中都被限製活動範圍。

而後,武則天臨朝稱製,自稱為“朕”,改東都洛陽為神都,同時令旗幟皆從金色,官服顏色、職省名稱一並改易,賜洛陽宮城名為太初宮。

並且大肆分封武氏族人,武則天把她五代以內的祖宗,男的都封為王,女的都封為王妃,同時還準備建立武氏七廟。根據禮製天子七廟之說,武則天已然將自己當成了皇帝。

之後,她又將同父異母的哥哥武元爽的兒子武承嗣,哥哥武元慶的兒子武三思加以高官顯爵,試圖通過這兩個侄子來逐步把控朝局。

武則天這樣做,已經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駱賓王知道李敬業此時從柳州出發,那等他一到揚州肯定會立刻起事,駱賓王既然答應幫李敬業作檄文,那此時就應該提筆構思了。

但前番煙花樓會盟,李敬猷狂妄自大,自絕於諸王,李敬業竟然也沒有怪罪這個不成器的弟弟,駱賓王覺得此時起兵反武,怕是會九死一生,所以駱賓王才覺得這檄文難寫,故而第一時間就告訴鄭東,取消重陽節的出行計劃。

另一邊,正在趕往揚州的李敬業,因為提前知道了朝廷的動靜,故而在八月底就啟程,匆匆趕往揚州。途中,李敬業派遣心腹,帶著一封親筆信率先投北而去。

九月初十,這封信被送到監察禦史魏思溫的手中。

李敬業在信中告訴魏思溫,自己已經啟程前往揚州,籌備人馬以及兵器糧草等物,請魏思溫在朝中出謀劃策,以支援揚州。

魏思溫深謀遠慮,李敬猷在盩厔縣當縣令時,魏思溫曾經是盩厔縣尉。

年初李敬業離開長安的時候,就曾專門拜訪過魏思溫,請求他日後能夠助自己一臂之力,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除暴亂於內廷,還神器於李唐!

魏思溫聽完咬碎鋼牙,滿口流血,在李敬業麵前折箭為誓,必當效力。

李敬業也知道魏思溫胸有奇謀,故而把魏思溫當做未來義軍的軍師看待,並把他當做殺手鐧,在最緊要的關頭才會聯係他。

如今武則天的反心昭然若揭,魏思溫也覺得自己應該出手了,而此時正好收到李敬業的來信,正得魏思溫之意,於是他當天就前往自己的好友,同為監察禦史的薛仲璋的府上。

魏思溫和薛仲璋乃是多年的好友,兩人推心置腹,但也在暗暗競爭。

魏思溫來到薛仲璋家,直接拽著薛仲璋來到了後院的書房中,屏退左右,把門關好之後,魏思溫把李敬業即將在揚州舉事的消息全盤告訴了薛仲璋。

薛仲璋聞言大驚失色,覺得此事非同小可,需要仔細商議才行。

薛仲璋先令人備下宴席,兩人在席間詳談了一番,薛仲璋還是覺得不能貿然行事,於是便讓魏思溫先回去,他自己則是要去請示一下他的舅舅裴炎。

魏思溫先是擔憂,聽完薛仲璋的話才放下心來,便答應薛仲璋,先回去等消息。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