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一個女人的一生(1 / 2)

徐蓮意並不像徐荷味。

她隻是被刻意地按照“要像徐荷味”的目標,養大。

徐家算是高門,七世祖徐尊從龍起事,封了侯。曆代子孫宦海沉浮,雖然不是大平朝最顯赫的門第,但也不丟臉,每一輩上都有做官的人,又加上家風沉穩持重,房子、地,一代代積攢下來,不張揚,卻殷實。

隻是徐家支脈不繁。蓮意與荷味是一個高祖父的姐妹,血緣上已經遠了,但是來往不失密切,宅子也在前後街。荷味是這輩徐家千金裏的長女,大小排行都是,打小兒聰慧漂亮,又常作驚人之語,在大桐小有名氣。14歲那年,就被選到宮裏做了女官,一時也光耀了門楣。蓮意當時才9歲,大排行是老三,可是許家二姑娘資質平平,她就莫名其妙被寄予了厚望——要長成另外一個荷味。

稀裏糊塗的,荷味的師父從伯母家挪到她家,成了她的師父,荷味的奶媽子,也成了蓮意的貼身婆子。伯母常常過來,光明正大指導蓮意的母親,如何教導女兒,才能更像長姐。眾人皆覺得理所當然。

又過了兩年,荷味的詩名、畫名,皆在都中大振,而且被皇上選中,入東宮做了太子的側妃。

其實,當然是太子陳輿自己看上的。他們當時都參與太學的一些事務,有些交集,一來二去,情根深種。

這還了得?徐家與皇室聯姻,還是頭一次。因此,盡管這位長姐的印象已經從小小的蓮意心中逐漸模糊,她的影響卻在,而且越來越濃。

蓮意回憶小時候見過的荷味,杏核眼,瓜子臉,喜歡穿素淨的衣服。比起來,蓮意有一雙更偏於細長形狀的清水眼,鴨蛋臉麵,對大紅大綠情有獨鍾。盡管如此,整個宗族的長輩見到蓮意,無一不充滿喜悅地感歎:“像,真像!”

接著,他們就半明半暗半藏半露又充滿喜悅地聊起皇家的另外幾個皇子、郡王,滿懷著希望。

蓮意有兩個弟弟,父親是工部侍郎,四品,祖父母康健,母親和庶母溫柔、和美。外祖父家是皇商。

要說起來,不管蓮意自己覺得像不像族姐荷味,一個女人的一生,一個這樣出身這樣條件的女人的一生,可不是要向著一個注定的方向發展嗎?

大平朝天普十一年春三月,一樁醜聞像晴天霹靂一樣炸裂了鳳河兩岸。皇太子陳輿之側妃徐氏荷味,留下一首自白詩,與情人逃出皇宮,私奔天涯。

那首詩說:“東宮明月染衣冷,日日如年年如日。十年斜暉不須泣,今日大河獨向西。”

她從進宮算起,的確差不多有十年,備受恩寵,竟然到最後留了個“度日如年”的結論。羅幃帳中,年輕英俊的太子曾經戲稱她為“大河”。“河”字,取自她的閨名“荷味”,“大河”二字,一方麵意味著陳輿對她情思愛欲如“河”;另一方麵,陳輿有個隻有父皇、母後能叫的小名兒——“海兒”,大河東歸入海,是兩個人情愛濃稠的象征。

徐荷味這條大河,隨在大桐做質子、在太學讀書期滿的西戎王子,離開了,沒有向東。

舉國震驚之餘,徐家備受關注。蓮意19歲生日宴的準備也停了下來,一家人戰戰兢兢。暗潮洶湧了好幾日,恩旨下來了。徐家在京的人,都擠在荷味家裏跪著聽旨。

皇上,沒有任何懲罰的措施,居然給了荷味一個公主名份,號為“柔西”,把私奔這件事硬生生算作了和親。安撫西戎的同時,饒過了徐家滿門,也勉強保住了皇家臉麵。

徐家人在鬆了一口氣的同時,其實不太明白皇上在想什麼。蓮意的母親第一個注意到,來宣旨的李太監,好像多帶了一頂小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