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軍武盛世(2 / 2)

現在的朱允炆處在爆發的邊緣,可與債主的表情類同。

“皇帝欠了很多銀子?”

朱尚炳問道。

朱允炆怒視朱尚炳:“朕說了別提銀子。”

見朱尚炳欲言又止的模樣,朱允炆大步走開。

“先用膳。”

食不言寢不語,整個用餐期間,除了朱允炆喊了一聲動筷以後,幾十位封王除了咀嚼,幾乎沒有發出任何雜音。

朱尚炳倒是想說兩句,畢竟酒桌文化不應該放棄。

可是,除了自嗨,還是自嗨。

燕王朱棣倒是點評了朱尚炳一句後,便如其他封王一樣胡吃海喝,再也不理會朱尚炳。

“有其父必有其子。”

然而,當朱尚炳聽了這話以後,立刻放下筷子,就直直的盯著朱棣思考起來。

“什麼意思?”

莫非便宜老子也是一個玩世不恭的二世祖!

先秦王朱樉囂張跋扈不假,雄心壯誌也不假。

畢竟史書上有記載,曾經的便宜老子朱樉,可是在西安穿上了龍袍。

後來因為此事,被朱元璋召回南京軟禁了一段時間。

如果不是朱允炆的老子朱標力挺,朱樉怕是會終身監禁在南京。

“難怪朱允炆會說起,自己有個好爹,給自己留下了足夠深厚的根基。”

而他朱允炆,因為懿文太子朱標的英年早逝,他缺少了足夠的父愛。

朱元璋把江山傳給朱允炆,或許是因為朱標的原因。

畢竟愛屋及烏。

眾所周知,朱標是朱元璋花了一生心血培養的帝國繼承人。

其太子的權利,在整個華夏王朝中堪稱之最。

而且,朱元璋幾乎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把明帝國的政治以及軍事權利,全部移交給了朱標,朱元璋隻是躲在身後為朱標查漏補缺。

這樣不貪念皇位的皇帝,這樣權利如同皇帝的太子,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如果朱標不是英年早逝,明帝國傳承恐怕真的會延續萬年,甚至萬萬年。

試想一下,後人總結,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而有朱元璋這個早早培養繼承人,以及徹底放權的父親做榜樣,朱標的皇位繼承人,肯定也不會差了多少。

如此良性循環,明帝國的強大恐怕會超出想象。

當然,朱元璋雖然同樣為朱允炆繼承皇位,能坐穩皇位,進行了嘔心瀝血的鋪路過程。

但,朱元璋的行為對大明內部的自我傷害也是不能忽視的。

大明的元老重臣太多了,朱允炆根本鎮不住。

而朱元璋,在朱標早逝後,經過白發人送黑發人的人生悲劇,加上自己一生心血付之東流,他已經沒有耐心像教育朱標一樣教育朱允炆這位皇位繼承人了。

關於朱允炆上位前,大明發生的重大事件中不難看出,朱元璋的確有為朱允炆鋪路,掃清障礙的謀劃。

從朱元璋堅決不同意削蕃,甚至怕朱允炆被朝廷大臣左右中就不難看出,朱元璋甚至給各地封王留下了靖難的口子。

朱元璋在皇明祖訓中說:“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

可見,朱元璋經過了一番清洗,還是怕朱允炆根本鎮不住文武大臣。

或許是知子莫如父,又或許是知孫莫如祖,朱元璋深知,除了朱標掌控強大的大明王朝,靖難之戰遲早是要發生的。

畢竟,老四朱棣一直覬覦皇位,英明睿智的洪武大帝會不清楚!

隻是,讓他失算的是,老四朱棣的確如他擔憂的一般發起了清君側。

可卻卻把皇帝朱允炆一起給清了,這點朱元璋倒是失算了。

人算不如天算,或許時光能夠倒流,能給朱元璋重新選擇的機會,相信朱元璋第一個會拿下朱棣。

讓你清君側,是為了鞏固皇帝的位置,你居然敢造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