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寧王朱權(2 / 2)

“無量天尊,貧道多謝大王。”

袁珙遞給朱尚炳的,正是他搜羅的,關於燕王朱棣的實力報告。

見朱尚炳毫不在意,卻一口應下自己的要求,微微一愣後,便向朱尚炳告謝。

在袁珙心裏,恐怕自己的報告屬於多餘,但是,應該從側麵應證了卦象之術,朱尚炳要爭鋒!

“來人。”朱尚炳點點頭,對書房外麵喊到。

一個小太監,立刻進屋聽命。

朱尚炳道:“將這位道長帶去前院安排住下。”

“遵命。”

“貧道告退。”

小太監和袁珙對朱尚炳行禮後退出房間。

待兩人走後,朱尚炳重新拾起冊子觀看。

“擁兵十餘萬,謀劃吞並寧王,待世子北歸,逆天而行。”

袁珙的信息,幾乎和曆史相近。有出入的,隻是史書上記載的兵力和借兵不同。

看來靖難之役,不是朱棣以四萬本部兵馬,又是借兵而行,而是他以二十萬大軍進行的反叛。

係統查詢寧王……

朱尚炳打開係統,查找關於寧王在靖難之役中的這一段資料。

寧王朱權(1378年5月27日-1448年),朱元璋第十七子,封寧王,號臞仙,又號涵虛子,丹丘先生,封地為寧國。

如今的寧王朱權可不弱,他有帶有“甲兵八萬,戰車六千。”屬下的朵顏三衛驍勇善戰,而朱權多次會合諸王出塞作戰,以善於謀略著稱。

隻是在靖難之役開始前,被朱棣欺騙並綁架。

朱棣知道以自己的四萬兵力對抗朝廷,無疑是以卵擊石,故而靖難開始不久,他便去尋找朱權。

然而朱權,見朱棣率兵前來,便毫不猶豫的下令攻擊朱棣。

朱權可不傻,朱棣造反純粹找死,他不主動攻擊四哥朱棣,那是看在親情的份上。

結果,朱棣不識好歹,竟然打起自己的主意,是可忍孰不可忍。

然,朱棣兩軍陣前話親情,讓朱權邀他一人進城相談。

朱棣單刀赴會,見到朱權便握住朱權的手大哭,訴說自己是不得已才起兵的,求他代為起草奏章謝罪。

朱權見朱棣真情流露,一口答應,在朱棣居住的時間裏,朱權都誠懇相待,全無防備之心。

這時候,大寧城外的北平精稅則埋伏起來,官兵也分批入城,還在暗中勾結朵顏三衛部長及諸守軍,並許下諾言。

待事成後,朱棣這才告辭離去,朱棣要走,朱權便到郊外為四哥餞行。

就在這時,伏兵趁機而起,三衛首領及寧王手下將領是一呼雲集。

大寧守將朱鑒大罵朱棣無情小人,即便大王朱權被擒,也不投降,率領將士堅守城池。然內外勾結,抵擋不住,力戰而死。

大勢已去,寧王朱權進入燕軍之後,時常為朱棣草擬檄文。朱棣對朱權許諾,事成之後,平分天下。

可在朱棣即位後,將朱權改封於南昌,並加以迫害,朱權隻好將心思寄托於道教、戲劇、文學,鬱鬱而終……

朱尚炳看了他應該喊十七叔朱權的一生,不免感歎。

老朱家,唯有朱棣一人做到了“皇家無親情”!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