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春耕祭天(2 / 2)

農耕民族在這一日爆發對土地的熱愛,他們細心耕耘,隻為一個美好的明天。

夜晚

當月亮趕走太陽,星星裝飾著天空後。朱尚炳獨自坐在書房中,開始了他未來的規劃。

前幾日,接到朱允炆的聖旨後,朱尚炳就在書房中思考了幾日。

朱允炆削藩的確沒錯,朱元璋封王也沒錯。錯就錯在了自己穿越大明,想試圖逆天而行。

可既然來了,總不能年紀輕輕就當爺吧!要知道今年他才19歲。

大王與王爺的本質區別,就在於大王有封地,有實權,有軍隊,有自主權,可以開府建立自己的班底。

至於王爺,也就是字麵上的意思,當個不管不問,衣食無憂的爺。

經過短暫的掙紮,私心占據了大義。還是那句話,既然我來了,還是帶著無所不能的係統來了,那麼自己注定要在建文時期,充當主角。

關於皇帝朱允炆的意思,朱尚炳看不透,也想不明白。

“既然他決心要削藩,那麼自己也是在他削藩的對象中。他這是什麼意思,是威脅,還是勸說。莫非是朱允炆想先穩住自己?”

“是了,應該就是這樣。自己在西安強勢登台,讓現在已經開始對燕王朱棣動手的朱允炆有所顧忌。”

“管你們如何鬥,本王暫時是管不了,畢竟大軍都派去了草原。如今春耕順利開始,各級官員都已經派到田間地頭為農業保駕護航,自己也該動身了。”

第二日

整個西安,以及西北人繼續圍著土地轉的時候。朱尚炳則下達了再次朝著北方集結兵力的命令。

實戰出成績。

沉寂已久的西北官軍,已經有好些年沒有打過仗,經曆過戰爭了。

趁著打擊瓦剌的軍事行動,也為了保證此次行動的勝利。朱尚炳這次下來大力氣,幾乎將陝西近三十萬兵力抽調一空。

在朱尚炳下達命令的時候,長史趙全連忙阻止。

“大王,如今正是春耕時節。三十萬大軍離開,會造成大麵積土地無人耕種。”

朱尚炳對趙全的建議不予理會,他說道:“趙大人,北方的惡鄰比耕作更重要。再說,反正陝西都缺糧,本王會向朝廷要糧的。”

朱尚炳說的不錯,即便陝西今年顆粒無收,以朝廷的底蘊,也餓不著任何一個百姓。

畢竟太祖朱元璋在世的時間裏,大明經曆了無數次豐收年。

可,問題是,趙全就擔心朝廷不會撥糧食,要是朝廷真不撥糧食,難道大王還真要帶著百姓乞討不成。

不乞討,那麼就會造成民亂。朝廷就會以此為契機,向大王施壓,甚至光明正大的出兵平叛。

到那時,大王該怎麼做?

自己鎮壓百姓!

如果大王真做了,那麼秦王一脈在陝西的威望也就全毀了。

不做,朝廷出兵了。怎麼辦,阻止朝廷大軍肯定不行,讓朝廷大軍進入陝西,那麼大王的王位也就保不住了。唯一的出路,也隻能造反了。

“大王,萬萬不可。如今皇上削藩的決定已是不可挽回,更不可能為陝西提供糧食……”

趙全將自己的擔憂,一一講給朱尚炳聽。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