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禁止走私(2 / 2)

整個西北有多少人口以及多少可以耕作的土地,現在的朱尚炳還不是很清楚。

當做出了詳細的統計數據後,要是能做到十個農民養一個兵,那還是沒有問題的。

至於其他,像什麼商戶、匠戶還有賤人等。朱尚炳打算從他們身上收取合理的稅收。

當然,這一係列的改製措施,都將建立在自己在大明的話語權上如果自己是皇帝,倒是不用操心這些。問題就是,自己隻是一個藩王。

“這樣,走私一事全部由秦王府來做。”

鄧遷大吃一驚,他以為是朱尚炳打算吃獨食,連忙開口勸誡起來。

朱尚炳笑笑,讓鄧遷聽他把話說完。

“本王禁止走私,也是迫不得已。軍人的職責是保家衛國,不是從事商業活動。告訴下麵的指揮使,要學會知足,知足常樂。”

指揮使以及千戶、百戶等官職。是有朝廷供養的俸祿,而普通士卒卻是沒用糧餉。

這就是朱元璋為了節省軍費開支,實行的衛所製度。衛所製度,其實就是讓將士自知自足,屬於戰時為兵,閑時為農。

朱尚炳很是認真的問鄧遷:“鄧將軍可明白,人生最痛苦的事情,是人沒了銀子卻還在!”

鄧遷明白,但他還是有些擔心,畢竟財帛動人心,老話就說了,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大王,走私的利益很是龐大。末將怕……”

朱尚炳打斷道:“不用怕,本王將先禮後兵,先以半年為期。這半年時間裏,本王將支付所有衛所官兵官職對應的糧餉。但是,本王要在半年後看到訓練的成績。”

朱尚炳預計半年,確實因為靖難之戰將在半年後發生。再說,他養半年兵還是沒有問題的,畢竟還有走私這一塊巨大的蛋糕在。

“至於冥頑不靈之人,就別怪本王將醜話說在了前頭。”

鄧遷這次不在反對。要是真的為普通將士發放糧餉,那麼軍官造反便成為了一個笑話。

“好了,你們兩人可是我秦王府的支柱,是擎天之柱。本王希望你們兩人能同心協力互相幫襯,不負本王所望,讓西北在穩定中發展。”

“臣必將竭盡所能。”

“末將必在所不辭。”

朱尚炳點頭:“去吧!你們去各自安排,切不可掉以輕心。”

臣明白。

末將明白。

朱尚炳最後一句,很顯然是暗指陝西委身求全,等待朝廷應對西北巨變的官員們。

其實,任何一個人稍微想一想也能明白。秦王一脈,在西北主政二十年,也細心耕耘了二十年。能在短時間內奪取軍政大權,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朱尚炳擔心衛所指揮使會因為利益繼續走私一事,倒是讓他大出意外。

在隨後半個月時間裏,不僅各地衛所走私徹底禁止,反而是參與走私的衛所指揮使們,還給朱尚炳送來了大量的糧食和銀子。

原來如此!

當朱尚炳親自會見了十二個指揮使以後,所有的疑問便徹底解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