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不存在的僵屍(1 / 2)

我回到了老家,滿大街的亂逛希望可以人群中發掘點。故事。

南鄉縣是個農業大縣,縣內沒有工廠,也就沒有工業人口,人均收入水平很低導致消費水平也低。以前人們的娛樂方式有限,縣城人口逛街散步轉公園,農村人口喝酒吹牛侃大山。

到了新世紀,全縣開放,勞務輸出,工業興縣,旅遊活縣,山區人口向縣城搬遷,住房需求猛增。外出務工人員紛紛在縣城買房,大大刺激了本地的房地產市場。

隨著山區人口的遷入,縣城人口大大增加,搬進縣城的多是留守老人和兒童。多數是兒子媳婦在外務工,爺爺奶奶在家帶孩子。

那些在山區生活了半輩子的老人,他們也漸漸適應了縣城生活,吃過晚飯後,帶上孫子孫女在小區附近的公園裏散步。

有的老人就聚在一起聊天吹牛侃大山,他們有的會講一些山裏的奇人異事,聽的人津津有味。

我回家後和老媽說明了回家的工作任務,結果被老媽批一頓,說我做什麼節目不好,去收集那些僵屍啊鬼啊的不幹淨的東西。

“啊……呸,呸,呸,天官賜福,百無禁忌,”老媽提到我說的這些素材就啐。

“媽,這是我的工作,我們公司那個領導,為了點擊率流量就喜歡搞這些吸引人話題的節目,其實有什麼,小時候我看的僵屍電影多了去了”我勸老媽放心,那些都是拍電影的,真實不存在的。

老媽這個年紀的老人,還是有點信神怕鬼的,大家都對這些東西有所忌諱。

我吃過晚飯就到樓下的小區溜達,看哪兒的老人多就往哪鑽,看那熱鬧就往哪兒湊。

“我們村裏以前發生過這樣的事兒,人死了一天了又活了”

這是個重生的故事,沒興趣。

“我們哪也有一個小孩子,才3歲就能講話,而且能指出前世住在哪兒,家裏有幾口人,說的一點兒不差。”

這也是一個重生的故事,還是那種在投胎時沒喝孟婆湯的劇情,老套哄小孩,沒新意。

“我們那有子女對老人不好,老人死後作害家裏人,小孩總是生病,到醫院去看不好,後來去化水才看好的。”

這個是托言老人生前子女不孝,死後害親的故事。你看現在滿大街的老人,把自己的寶貝孫子孫女愛的跟寶一樣,怎麼會去做害呢?

立意不錯,警世良言。可是三言二拍裏這樣的故事太多啦,現代社會養老問題還是要靠社會保障製度和法律維護老人養老權益。

那些托言老人死後回魂的故事不如當下一紙法院判決書和執行局強製執行來的快。

現代子女不贍養老人,拋棄老人,那些不孝子女重則法院判刑,輕則治安拘留。

所以這個故事就不再具有時代特色,不能吸引人眼球了。

我在公園裏兜兜轉轉一大愣是沒聽著秦巴山區有關僵屍的故事。

正當我準備放棄時,幾個老人的聊天引起我的興趣。

“你們說咱們南鄉縣出的最大的官是誰?”一位老人首先提問。

“咱這爛慫南鄉縣,窮山溝溝,國家級貧困縣能出什麼大官!”一位老漢接上話頭就說。

“咦,話可不能這麼說,城南葛家村前些年出了一位將軍,某軍分區的司令員,後來從大軍區副參謀長位置上退休的,這還不算大官呀!”旁邊另一位老人接著說。

“他都退休了,不能算數的!”一位老人插話道。

“就算人家退休了,人家過那生活,咱幾輩子也過不上呦!”另一位老人接著話頭說。

“那要按你們這樣比,1933年馬兒崖事變中的紅二十九軍軍長陳淺倫,犧牲前是紅軍軍長,要不是被叛徒出賣,這要活到建國後,怎麼樣也得是個上將吧!”

“那肯定的,你看電視劇裏放的《上將許世友》,那時也不是紅軍軍長嘛,”

“就是呀!咱這南鄉縣人都喜歡單打獨鬥,不團結,唯一一個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紅軍軍長被當地叛徒出賣,唯一一塊革命根據地也沒守住。”

“是的嘛,你看人家徐帥路過南鄉縣去四川都沒在咱這地方建立根據地,你們再看人家隔壁班城縣,人家人就團結齊心,反四川軍閥六路圍攻,取得萬源保衛戰的勝利,人家那裏是革命老區,還出了開國將軍呢!”

“對到滴”

“都是”

“都是”

四周響起稱讚聲。

“唉,唉,唉,你們不要說跑題啊,扯那麼遠,打逛子要會打嘛!我說的是活著時的最大的官,在位時的最大的官!”第一位說話的老人把話題又引導回來。

“那就不知道了,好像咱這地界也不出大人物呀!”旁邊的人感歎道。

“不知道了吧,縣城東關李大人,清朝同治年間進士,江西巡撫,在接替曾國藩任兩江總督前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