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樁舊事。
十年前,驍國都城鄴京,皇帝親封一品護國公金飛為主帥,率領湘北大軍北伐征討殺國。
數月間,捷報頻傳送入京城,滿朝文武也都翹首期盼著王師早日得勝凱旋。
這日,正值春雨時節,外麵電閃雷鳴,風雨轉瞬即至,在鄴京西街護國公府的偏殿外,一株空心的鬆樹被雷電擊中,一大段粗枝被震裂,轟然砸向偏殿屋頂,瞬間房梁坍塌,窗欞震落,狂風席卷而入,竟引得屋內起了大火。
突然,一群身披蓑衣,頭戴鬥笠的蒙麵高手從天而降,趁著大雨未至衝進護國公府,與護國公府的府兵侍衛近身肉搏,一時間,刀光劍影,喊殺悲呼聲四起。
由於怕傷及無辜,無奈之下,護國公府的侍衛隻得棄了前院,退守偏殿,並一邊協同仆人救火,一邊抵禦凶徒襲擊。
侍奉在金夫人和兩位年幼公子房中的婢女,聽到外麵聲響後都忙手忙腳開始救火。金夫人見大火蔓延,又有殺手入侵,心念二子安危,不聽眾人勸阻,隻身先衝進幼子房中,隻見被濃煙嗆暈的小兒子躺在地上,她心疼的彎腰將他抱在懷中,在幾名府中侍衛的保護下順利從大火中逃了出去。
偏殿外,雙方仍在廝殺,這些高手沒有料到護國公府守衛森嚴,府兵侍衛都是高深莫測的精銳,戰鬥力極強,約莫酣戰了半個時辰,始終都沒有讓這些凶徒踏進偏殿大門一步。
隨後,侍衛統領又調來了府中最強的弩兵。以逸待勞,用弩箭將這些凶徒射殺殆盡,直到天明,風停雨住,火勢已熄,這些殺手被清除幹淨,確認安全後侍衛開始清點府中傷亡情況。
好在護國公府的侍衛,各個都是訓練有素的頂尖高手,這場惡戰下來並沒有任何傷亡。
可就在眾人都鬆了口氣,準備安頓金夫人母子三人時,才發現出了大問題。
大公子,年僅十三歲的金戈不見了!
十三歲。
已經不是小孩子了!
追問侍奉在他左右的婢女,才知道起火時,金戈就已經離開自己臥房去救他弟弟了。可金夫人去時,隻見到了自己的小兒子,並沒有見到房中有大兒子金戈的身影。
內疚,自責,悲愴過後,金夫人命侍衛將整個護國公翻了個遍,也未曾找到自己兒子的屍體。被毀壞的數間房屋,屬二公子金弋的房間燒的最為嚴重,幾乎成了一堆廢墟,他們也找了半天,沒有找到任何關於金戈的蹤跡。
別說是燒焦的屍體,就連骨頭渣都沒有找到。
從當時火勢的強度以及時間來判斷,若真如婢女所言,起火時金戈就去救他弟弟,被燒成灰燼也不是不可能。
兒子下落不明,金夫人根本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她幾度因傷心欲絕哭暈過去。
等她蘇醒過來後,就一直在追問兒子下落,她不相信這場大火可以直接把兒子燒成灰,甚至連一絲蛛絲馬跡都找不到。
因為,那是一個雨夜,雖然起火時雨未至,可隨後的大雨傾盆,迅速便將火勢給控製住了,使得不至於整個護國公府遭殃;再者,她去過現場,濃煙滿屋,小兒子就倒在地上,屋子裏的情景,她多少還是有些印象。
如果,屋子裏有其他人,她不可能——
濃煙滿屋!?
金夫人的思緒就停在了這裏,當時,她全部的精力都聚焦在了小兒子身上,加上濃煙滿屋,又怎能把屋子中的情況都看得非常清楚呢?
最後,有人大膽猜測大公子可能是被那些夜襲的凶徒擄走了。
可這種說法也靠不住,因為護國公府的侍衛,根本就沒有給這些凶徒闖入偏殿的機會,當時,幾乎所有的凶徒都被肅清。
數月過後,也沒有見過凶徒同黨以金戈作為要挾,或者傳出將其殺害的消息。
於是,世人便聊有興致的會問,金家長子失蹤的背後真相到底是什麼呢?
這樁舊事,也隻有在坊間酒樓被說書的人到處傳頌,畢竟已是十年前的事了,不論故事多離奇,過程多曲折,誰又能說得清,又會有誰真的相信呢?
其實,隨著時間的推移,真相顯得已經沒那麼重要了。
尤其,皇帝還曾下旨徹查失火案,卻又不了了之。最後,官方不得不給出了一個答案,然而更是不足以采信。
那是史官在驍國史書中有過的記載。
不過,對於護國公金飛的這個長子記載寥寥,對於那次針對護國公府的行刺,以及突發的失火案更是隻字未提,當歌頌護國公金飛豐功偉績,國之棟梁,不得不提及他這兩個兒子時,也隻不過是“護國公有二子,長子戈,早夭;次子弋,年方八歲,承襲護國公世子爵位。”如此短短的一句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