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這是何意思?”
書童愣了,他不解的看向王維,問道:
“您覺得這少陵子的詩,寫得不好嗎?”
“當然不……”
王維搖搖頭道:
“我甚至覺得,這少陵子寫得詩,足以驚天地、泣鬼神。
甚至我與他相比,都要遜色三分。”
“那您還?”
書童更加疑惑了。
“隻是我覺得,這不過是第一首詩,一切皆有可能發生,永遠別太早下結論。”
王維又搖頭晃腦,一副高深莫測的神情,說道。
“哦……”
書童這才點點頭,又擺出一副受教了的樣子,道:
“先生,我悟了。”
雖然表麵上一副好學生的樣子,書童內心還是止不住的翻白眼。
自己家先生不過三十多歲,正值壯年,每日卻擺出一副七老八十的派頭和作風。
我悟你個頭啊,找茬就直說啊!
就在他忍住不罵街的同時。
王維正捋著胡子,欣慰的點著頭看著書童,心道:
孺子可教。
李禕則和張十錦路津圍在榜前,齊刷刷瞪著那張寫著詩的紙。
“好詩!好詩!好詩!”
在李禕連續三聲“好詩”的誇讚聲中,張十錦和路津也默認似點點頭,表達了肯定。
此等好詩竟會出現在這一小小的花魁選客的詩會。
讓他們著實也沒想到。
可謂是大開眼界。
而李禕的心情卻無比的暢快。
可惜了那個不知姓名的小兄弟,砸了五萬貫進詩會,竟遇上如此高手。
實在是大快人心。
此時的李禕他們還尚不知李清的姓名和背景。
唯一知道實情的鍾未。
還癱倒在地上思考人生,沒有從害怕中緩過神來。
但李清那邊確實不容樂觀,他務必要見到月見。
眼前再度閃過,那道背影……
他思索著,又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可別說杜甫寫得這首詩了,就算是一個普通文人寫得詩。
也比語文都考不及格的他要寫得好。
但說到邊塞詩……
李清腦海中瞬間又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就在他用理智來斟酌著這麼做到底好不好的時候。
手卻很快的在桌上的宣紙上奮筆疾書了起來。
不一會兒,便用潦草的字跡,寫出了一首七言律詩,一氣嗬成。
而詩文的標題:《雁門太守行》
也在說明著什麼。
他抄襲了中唐詩人李賀名揚天下的那一首邊塞詩。
畢竟現在自己所處的環境是盛唐。
而寫這首詩的李賀,還沒有出生。
這也是他作為一個穿越者的好處。
但一想到自己是在厚顏無恥的剽竊別人的智力成果。
李清的理智就會感到過意不去。
所以他在一番思想鬥爭之後,果斷把理智殺了。
而就在其他雅間的文人紛紛因為這首詩太過精妙,而無法寫出更好的詩擱筆的時候。
李清雅間的鈴鐺突然響了。
這是望春樓專門設來給這些文人使用,他們拉動鈴鐺便意味著他們已經寫完了自己的詩。
原本此時已經確定勝者的幕布之下的月見,聽著李清的房間傳來的鈴聲。
也微微愣了一下。
那個聲音的方向……
莫非……
她的好奇瞬間被勾了起來。
老嫗也有些驚訝的走到了李清的雅間門口。
掀開簾子,取過李清遞給她的那頁紙。
那個毛頭小子嗎?
她可是在大廳見到了李清砸五萬貫入場的全過程。
連初試都要砸錢入場的紈絝,能寫出什麼好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