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晨的小行星級飛船,雖然自重有著五萬噸,但是載重可以達到十萬噸,
而為了利用這麼大的載重,在飛船的內部海進行了改造,
專門改造出來了一處船員生活區域,可以承載一百名船員長達一個月的生活,
不過雖然有著十萬噸的載重量,但是飛船的體積擺在那,除非是密度極大的東西,
否則常規的物品塞滿了也不可能達到十萬噸,
所以這一百艘的飛船最後隻帶走了現場倉庫三分之一的物資,不過人員倒是全部帶了上去!
等飛船出發後,被清空的三分之一的倉庫陸續有著物資補充進來,
當上百艘飛船在火星軌道編隊航行之後,不管是第幾次看到,還是會感覺到壯觀,
而此時的柯伊伯帶,已經提前到來的星空五號正在進行貨物的傾瀉,
當然了,是傾瀉到附近的一處小行星上麵,
這處小行星大小也算是比較適合的,
長度達到了兩公裏,監督在一公裏左右,
雖然比星空五號來說,體積要小一點,
但是作為一個防禦點還是可以了,
此時在小行星上麵,建設人員正在將物資一個個的擺放好,
而另一批人則開始拿著標準模塊開始濺射一座小型的快堆核電站,
是的,沒看錯,就是核電站,不是氫聚變燃料電池,
前段時間,龍國在土星上麵發現了大量的鈾礦,
而且還是品位非常高的鈾礦,可以供給人類使用很長時間,
龍國計算過,如果在環太陽係防禦圈建設完成之後,全部采用核電站供能,都可以使用超過200年才會消耗殆盡,
所以原本的氫聚變燃料電池就被替換掉了,變成了如今的核電站,
同時因為點位眾多,所以專門設計了一種模塊化的建造方式,通過預先製造好的模塊,進行搭建就可以了!
所以這次的這個建設點上麵,建設兵團正在按照圖紙將一個個模塊搭建起來,
在工程機器人的幫助下,很快就將核電站的主體建設完畢,
然後利用從三眼族那裏得到的能源轉換技術,拋棄了傳統的燒開水模式,直接使用核能轉化成電能,
此時,三名人員穿著特製的防護服,每個人小心翼翼的拿著一個燃料棒走進了核電站內部,
在反應堆裏麵,三人將三根燃料棒成品字形插入反應堆中間,
然後人員撤離後,開始注入鈉離子溶液,
當一切都完成之後,核電站邊上的外圍高能蓄電池也建造完畢,
當啟動核電站之後,這個施工場地終於有了電力供應,不再需要從星空五號取電了,
所以星空五號看到這種情況之後,卸下了足夠的物資之後,啟航前往下一個地點,
當飛船飛走之後,這些建設兵團的士兵也沒有在意,繼續執行著自己的任務,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柯伊伯帶的其他地方,都是在能源係統上線之後,星空五號起飛前往下一處地點,
而早期的那幾十艘星空五號早已完成了物資和人員的傾瀉,正在返貨火星的路上,很快就會到達火星,
回過頭來,在看這邊,
在能源供應完成之後,接下來就是防禦武器主體的建設了,
在這裏一共有著兩套攻擊武器,
一套是大口徑的激光炮,還有一套就是陸晨的粒子炮了,
激光炮攻擊間隔時間長,但是距離遠,適合遠距離目標,
而粒子炮充能時間段,射速快,但是粒子團飛行速度慢,適合攻擊近距離敵人,一遠一近,相輔相成,
除了這些還有著量子雷達,其0.5光年的探測範圍,足以讓這裏的防禦武器有著充足的反應時間,
除此之外,還有著光學隱身和全息模擬隱身兩套設備,足夠在無聲無息中給敵人致命一擊,
因為出動了大量的戰艦以及飛船,
所以從太陽係內部看,可以看到柯伊伯帶非常的熱鬧,
幾十億年沒有文明到訪的地方,此刻有著一千多艘飛船在這裏進進出出,異常忙碌,
而每艘星空五號飛船上麵,一共攜帶了兩套完整的防禦點位建造設備和物資,
沒兩個防禦點位之間的間隔距離就是粒子炮的射程距離,
所以在激光炮的射程之內,兩個防禦點位之間都是相互覆蓋的,
這樣的話,萬一其中一處防禦點位被敵方占領的話,那麼就會有好幾處防禦點位的攻擊過來摧毀這裏,
讓進攻的敵人沒有一個穩定的立足點,
這樣對於戰爭也是有著極大的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