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無心插柳(2 / 3)

買什麼樣的書看雲淺月笑問。

我去給你拿來,你看看,我和老頭子都不識大字,他自小就愛讀書,可惜這裏距離城裏遠,沒有私塾,他就跑去五十裏外的銀月城,賣了柴換了錢,教了私塾費用,和銀月城裏麵的私塾先生學字,一直學了有十來年了,都是每日用半日砍柴,後半日就走五十裏去銀月城,之後就在那裏晚上學兩個時辰再連夜趕回來。我看著都辛苦,可是他卻覺得不辛苦,書不但都學會了,柴也沒少砍,身體也練習得挺結實。老婦人一邊說著,一邊去櫃子裏拿出來幾本書遞給雲淺,笑嗬嗬地道。說起她的兒子,無限驕傲。

雲淺月聞言也挺佩服她竟然有這麼一個風雨無阻不怕吃苦讀書的兒子,笑著伸手接過書本,隻見幾本書內容各有不同,翻開來看,有天聖史誌,有經史子集,有詩詞歌賦,有兵謀編修。短短幾本書,便看出涉獵之廣,而且書頁有些陳舊,外皮有些破損,但不少字,顯然時常翻閱,裏麵竟然有的還有批注,字跡渾厚漂亮。

姑娘一看就是識字的。老婦人笑著道。

大娘,我還沒問您貴姓,兒子多大了這些書都是您兒子什麼時候看的雲淺月一邊看著批注,一邊問。

老身姓苗,夫家姓沈,一直隨夫姓,老頭子名沈三德,今年十九歲。兒子出生後給取名小四。後來兒子讀了書,識字之後,自己改了名字,叫沈昭。我和老頭子不懂意思,他就給我們解釋,說昭是光耀門楣,顯耀祖宗的意思。老婦人笑得眉眼都是亮的,笑嗬嗬地道:我們家祖宗好幾代一直生活在這裏,以前我家是獵戶人家,住在後山,他爹一次砍柴遇到了老虎,被我父親救了,後來我爹見他爹老實,就將我嫁給了他爹,幾輩子都是窮人大字不識,如今不想生了這麼一個想要讀書光耀祖宗的孩子,不知道是哪輩子修來的福分。

原來十九歲了,沒娶妻嗎雲淺月想著這時代一般十九歲的男子都娶親了。

沒有,西院有一家姑娘喜歡他,但是他沒那心思,一心讀書,想要出落出去。三年前天聖京有科考,但是我們不放心他,給攔下了。今年天聖的皇上駕崩了,據說攝政王掌權,不知道還能不能延續科考。老婦人道:這三年他更賣力地讀書,我和他爹也有些後悔當年攔著,孩子想要去闖蕩,我們就該讓他去,但奈何我們家就他一根獨苗,實在舍不得,天聖京城距離這裏這麼遠,路上出現個什麼好歹,還不要了我和他爹老命

今年的科考至今還沒有音訊,也不知道會不會開。我想應該會的,三年一科考,是古製,攝政王掌權,應該也不會廢除,還是會延續的,不過天聖京城事情頗多,可能會推遲而已。雲淺月道。

若是開科考的話,我們怕是也攔不住他了。老婦人聞言有些歡喜又有些擔憂。

男兒有誌是好事兒雲淺月笑道。

是啊,我老婆子雖然不識文斷字,但這個道理也明白,就是太擔心。老婦人道。

大娘,我有一點兒不懂,您說幾代一直住在這裏,也就是南疆人士了,為何您兒子舍近求遠不去南疆京城應個一官半職雲淺月疑惑地問。

哎,若是他去南疆京城,我和老頭子便也不攔著了,可惜他仰慕景世子,非天聖不去。說南疆是小國,小職位,他看不上,要去就去天聖大國,謀大職,像景世子一樣,名揚天下,受百姓推崇,那才是學之大才,令人崇拜。老婦人笑著無奈,我這個兒子三句話就將景世子掛在嘴邊,隻要是有人談論關於景世子的事,他就聽得砍柴都忘了。

雲淺月一愣,這樣

是這樣呢老婦人嗬嗬笑道:景世子才華冠蓋傾天下,試問這天下間有幾個人能及我那兒子居然不知天高地厚,要學習景世子。哎

雲淺月扯了扯嘴角,笑道:容景就是有才華一些,也沒什麼可取之處。

老婦人看著雲淺月,姑娘認識景世子

雲淺月點點頭,見過一麵。

瞧我老婆子糊塗的,姑娘是天聖京城來的人,又是出身大家,能見過景世子也不稀奇。我那兒子老婦人說到這裏,忽然頓住,起身站起來道:我家老頭子和兒子回來了

雲淺月聽到是有腳步聲向這院子走來,還有狗叫,她看看天色,正響午。估計是砍柴回來吃飯來了。

奇怪了,今日他們難道沒有去銀月城賣柴按理說晚上才能回來。老婦人疑惑地說了一句,對雲淺月道:姑娘你先坐著,我出去給他們開門。

好雲淺月點頭。

老婦人匆匆跑出了房門。

雲淺月看著她打開門,外麵一個老者和一個年輕男子各自扛了一捆柴站在門外,二人都穿著棉襖,後麵跟著一條大狼狗。大狼狗正對門口吃草的踏雪叫。老者年歲自然和老婦人差不多,大約五六十,年輕男子長得到是俊秀,隻是皮膚有些黑,十歲的樣子,根骨強健,不胖不瘦,大約是常年砍柴曆練了一副好體魄,雖然扛著柴,但大約因為讀書,身上有一種文人的氣質,眸子清亮,眉心清正,和老婦人口中愛讀書不怕吃苦的形容很貼切。

家裏來人了老頭打量了老婦人一眼,見她完好,似乎鬆了一口氣,放下了柴問。

娘,來的是什麼人那年輕男子也放下柴問。

是天聖京城去南疆京城探親的一位姑娘。路上累了,歇歇腳,一會兒吃過飯就走。老婦人看著父子二人,問道:你們怎麼這麼早就回來了今日怎麼沒去銀月城賣柴

西院的山花見你這院子來了人,跑去後山告訴了我們,我們不放心你,便沒去賣柴,回來看看。老者話落,問道:燉雞了

那位姑娘是大戶人家的姑娘,給了一錠銀兩,咱們家沒什麼好吃的,就燉了一隻肥雞。老婦人拿出銀兩給老頭看,你看,這一錠銀兩夠你們砍一年柴的。

歇個腳吃頓飯的事兒,你這老婆子怎麼要人家這麼多銀兩老頭子不滿地問。

我說不要,那位姑娘非要給,我不是想著若是今年科考,昭兒上路有銀兩不至於受苦嗎就留下了。老婦人道。

娘,您同意我去京城了那沈昭驚喜地看著老婦人。

老婦人嗔了他一眼,你做夢都說夢話要去京城,你爹和我不讓你去你不得怨恨我們一輩子話落,她將銀兩收起來,對男子道:娘給你留著,那位姑娘說三年一次的科考今年應該也有,攝政王雖然掌權,但也不會廢除了這個製度,大約會推遲些而已。

那太好了沈昭高興地笑起來,我和爹采摘了些雪菇,本來想留著過年吃,如今就給這位姑娘做了吧

好老婦人笑著點頭。

沈昭彎身將綁著幹柴的口袋解下來,遞給老婦人。

沈姑娘是個有口福之人,這雪菇極好,隻有下第一場雪才長雪菇,還得雪下得正好了才有,而且還不易看到。如今我這就去洗了做菜。老婦人一邊說著一邊歡喜地向廚房走去,到廚房門口,還不忘對沈昭囑咐,你進去見見那姑娘,那姑娘也是個識字之人,見過景世子一麵呢,你不是要去科考嗎有不懂的問問那姑娘。

沈昭聞言眼睛一亮,應了一聲,向屋內走來。

老者似乎也想見見雲淺月,也跟在沈昭隨後走來。

雲淺月一直看著外麵,想著這樣的人家樸實不貪圖便宜,沈昭能吃苦又用功,且看著書中的批注雖然還差些火候,有些稚嫩,但比當初的雲離卻是還要見解深透,這樣的人若是經過培養雕琢,將來定然非池中之物,她伸手揉揉額頭,低聲喃喃地道:容景,我若是幫你攬羅一個人才的話,你應該不會覺得我犯桃花吧畢竟人是給你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