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宣讀遺詔(3 / 3)

夜天逸目光從雲淺月臉上移開,落在她身上的披風上,上好的雪貂皮毛,潔白純淨,拖曳到腳脖處,雪貂本來就稀少珍貴,這樣的一大塊披風,大約用上好幾塊雪貂,而且顯然做工精致,絲毫看不出是拚湊的,半個針腳都尋不到,看起來就如一片雪披在身上,極美。他眸光黑如一潭幽潭,潭底是萬載寒冰,似乎要融合這天空的飄雪,凍結了那塊披風。

雲淺月不著痕跡地皺了皺眉,手在容景的手裏縮了縮。

容景緊緊握住雲淺月的手,看向夜天逸,溫溫淡淡地道:如今皇上駕崩,二皇子身死,四皇子入獄,其他幾位皇子年幼,太子扔在皇後腹中,這未來朝中之事,隻能七皇子能者多勞了。景看如今七皇子氣色不是太好,想必從昨日開始就勞心勞力一直未曾休息吧

夜天逸聞言收斂起眸中的情緒,看向容景。

二人目光相遇,一個黑不見底,一個清清淡淡。

須臾,夜天逸從雲淺月臉上收回目光,看著容景,沉靜地道:的確需要我勞心勞力,但有景世子能夠盡心相助的話,天逸想來也許會輕鬆一些,父皇生前就仰仗景世子,以後更需要仰仗景世子了

景乃天聖臣民,自然會盡應盡的本分七皇子無需多慮容景淡淡道。

景世子有這個心,如此為天聖,自然極好夜天逸話落,從容景身上移開目光,對文萊吩咐道:文公公,去請母後來

是文萊立即應聲,連忙去了。

雲淺月看著文萊的身影向榮華宮跑去,眸光微微眯了一下。姑姑本來應該帶領後宮妃嬪哭靈,但是她因為生子果,身體本來就極差,昨日又奔波一趟,如今這樣的大雪身子不堪重負,不在這裏很正常。皇後是一國之母,如今老皇帝殯天,無論皇室的子孫裏麵誰做皇帝,她都是太後,宣讀老皇帝遺旨是應該在,但她總覺得夜天逸喊她來,不單單是因為她即將榮升太後的身份。她除了這個身份外,肚子裏還懷著太子,還是雲王府的女兒。

眾人都不說話,靜靜等著皇後來。

大約過了兩盞茶時間,皇後的身影由眾人簇擁著緩緩走來。

雲淺月轉頭看去,隻見飄揚的大雪下,皇後身上一身正宮大紅服飾,周身上下除了紅還是紅,與老皇帝的紅木棺木相得益彰,在漫天漫宮闈飄的白雪下,紅得奪目。她身邊扶著她的關嬤嬤和身後簇擁的眾人皆是一身素縞,更襯得她紅豔鮮華。

雪簾這時密集起來,距離得遠,隱隱約約看清皇後的容顏和雪一樣白。

雲淺月心裏一疼,姑姑雖然厭惡恨怒老皇帝,但總歸是夫妻,因為他,她在這宮廷二三十年。這大半生,踏出宮門的機會少之又少,看到的隻有頭頂這一方尺寸之天。如今他死了,先他一步死了,她肚子裏的孩子還沒見到天。她的心境到底如何,隻有她自己能體會吧

不多時,皇後一行人來到聖陽殿外,她停住腳步,首先看向靈棚內老皇帝的棺木。

母後夜天逸恭敬地喊了一聲。

皇後臉上沒什麼表情地從老皇帝棺木收回視線,看了眾人一圈,從容景和雲淺月身上停頓了片刻,眸光暖了暖,最後定在夜天逸身上,聲音聽不出任何情緒,七皇子,本宮來了,本宮看著如今這人都齊了,先皇有什麼遺詔,宣讀吧

是夜天逸應聲,話落,看向德親王,孝親王雲王爺三人,吩咐道:三位王叔,父王幾日前交付你們手中的遺詔可在拿出來宣讀吧

是,七皇子三人連忙垂首,各自從袖中取出明黃的卷軸。

雲淺月看著三人,手裏拿著一模一樣的卷軸,卷軸是用一種特殊的麵膠封著的,這種麵膠的材料極為稀少,而且難製,若是有人開啟之後,麵膠的封口處就會有裂痕,但若是想重新封合上,麵膠已幹,不可能,若是弄新的麵膠重新補一層的話,那麼再小心,都會有痕跡。如今這三個卷軸半絲痕跡也無,顯然從封合上之日後,再未開啟過。

這樣看來,老皇帝何等費盡心機籌謀留了三份聖旨。夜天逸是否參與這聖旨封合

德親王孝親王雲王爺三人拿出聖旨對看一眼,須臾,都恭敬地將聖旨呈給夜天逸。

父皇重用三位王叔,聖旨既然交給三位王叔,就由三位王叔來打開一起宣讀吧夜天逸不接聖旨,淡淡地道。

三人聞言撤回手,於是各自按住了銜接口,將捆綁的絲線輕輕一拽,粘合的麵膠被絲線的拉力扯開,從頭拉到尾,不多時,三道聖旨被解開。

德親王拿著聖旨看向雲王爺和孝親王。

德王兄先請那二人見德親王看來,立即拱手。

德親王看了眾人一眼,緩緩點頭,將卷在一起的聖旨打開,他目光觸及到聖旨裏麵的字跡一怔,抬起頭,訝異地看了夜天逸一眼,夜天逸麵無表情,他又看了容景一眼,容景麵色清清淡淡,他眸光掃過雲淺月,須臾,收斂起訝異,恭敬地宣讀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蒙天佑,掌天聖江山三十載。一生兢兢業業,不敢做半絲愧祖之舉,雖盡心盡力,但仍猶有不足。晚景之年,再不複華茂,朕近日倍感體乏力虛,實乃大限之兆,再不能為江山分憂,為百姓解難。故立下遺詔,以鞏固我天聖江山基業後繼有人。

德親王讀到這裏,頓了頓,繼續道:朕有十五子,大皇子早殤,二皇子雖有謀,卻無智,三皇子晚折,四皇子有誌,卻無謀,五皇子六皇子均受難傷折,七皇子自小脊骨剛硬,有智有謀,且天造英才,朕心屬意七皇子也。其他皇子年幼,皆不是雕琢之才,故,沒有天命,不提爾。

眾人鴉雀無聲,大雪簌簌而下,隻有德親王一人聲音。

德親王再次頓了頓,似乎深吸了一口氣,繼續道:朕雖屬意七皇子,七皇子也有智有謀,是朕之子孫唯一可塑之才,朕半生心血耗其一人之身,但時至如今,仍覺欠佳,還需曆練,方能接替大任。故朕左思右想,朕大限之日,他為新皇,實不足耳。且,朕之皇後雲氏,端重溫婉,入宮多年,後宮未曾發生讓朕憂愁之事,堪為母儀天下典範,幸她腹中懷有太子,有其母,子必恭。遂,朕親立皇後腹中之子接替朕位,七皇子夜天逸輔佐新皇,封攝政之王。念新皇尚在腹中,不足以立世,朝中一切事物尊攝政王一人論處,念新皇之母體虛力弱,恐難承載江山之重誕下新皇,遂,朕聖旨後再立旨意,新皇若早殤,攝政王登基繼位。

德親王讀到此處,眾人連半絲喘息聲似乎都不聞了。

朕苦勞一生,唯一憾事不是不能親眼再看天聖江山再複始祖之繁榮,而是不能親眼見朕和雲王妃為一雙兒女自小命定姻緣不成。遂,朕雖死,猶不瞑目。想來雲王妃在天之靈當與朕一般想法,朕為不辜負天意,不負雲王妃所托,思之想之,臨終為朕之七皇子攝政王夜天逸和雲王府嫡女雲淺月賜婚。天逸大孝,朕心中知曉,遂不必三年不納喜慶,一年足爾。德親王讀到這裏,再次深吸一口氣,繼續道:朕崩之日,攝政王接管朝政,德親王孝親王雲王雖該到退日,但念之江山鞏固,子民困頓,延遲退日,待朝業堅固,再行退爾。秦丞相這些年勞心勞力,朕心感知念之,但晚年心力有所不濟,故,準其歸隱返鄉,景世子天降大才,華蓋古今,官拜丞相。其餘人,尊攝政王分遣,朕再不憂心。此遺旨三份,德親王孝親王雲王人手一份,蓋傳國玉璽為效,欽此

------題外話------

呼呼,這一章聖旨這塊費了我三個小時,寫得真艱難呀

美人們,弱弱地喊一聲,月票來襲,砸砸我唄麼麼噠

https://www.biqiuge8.com/book/21153/18581173.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wap.biqiuge8.com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