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這是嶽家軍最新情報。”

現在皇城司在韓琦的手上越來越有錦衣衛的味道了。

雖然趙構放任嶽飛自由發揮,但是不代表不關注大宋目前最大的軍團。

經過一段時間的吸納,嶽家軍的主力幹將已經自動到位。

軍隊數量過大,張俊已經提出了要在設一軍。

這件事情內閣也送來了奏折。

主要的原因是,如果軍隊擴張速度過快,朝廷養不起。

如果不養,那就是擴張,那麼這些必然會禍亂一方。

這是古代,不像現在有那麼多工作崗位可以給你事情幹。

而宋朝又區別於別的封建王朝,宋朝的百姓十之八九沒有土地。

別的王朝沒事就給農民劃塊地,免稅三年。然後收割一起長生牌位。

可趙構現在沒有那麼多地可以分。

現在是戰亂,也沒有那麼多公司可以正常經營。

不能正常開工。

這批無業遊民又都是有人領頭的,比如嶽家軍的組成人員,大多就是義勇轉換而來。

什麼是義勇?

就是非官方的人員自行招募的兵卒。

想想這是什麼性質。

這些人就相當於獨立的軍隊。

如果作亂那就是流寇,就是李自成那樣的人。

因為講忠義投靠朝廷,可是朝廷得把他們當正規軍看待,你的發工資。

可是現在人太多了,發不了,如果不解決。

要麼就丟掉這批人。

可是明顯不合適,那麼如果將領能力強點,有點野心,完全可以私有化這批人,那麼這樣一來工資就是由將領發的。

誰發工資當然效忠誰。這就是成了私兵。

也就是家兵。

軍閥化無法避免。

本來內閣就因為這件事情鬧的很不愉快。

李綱是支持北伐的,他人為其他的都是細枝末節,要分清輕重緩急。

可是呂問好不這麼認為,他是一個穩重的人。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現在不妨為杜漸,等哪一天尾大不掉的時候,就為時已晚。

可是,突然之間趙構跟他們提出要重啟分封。

那麼這麼一來就無所謂,尾大不掉了。

所以他們開始想要分裂嶽飛的兵權,其實他們需要並不是這一支部隊。

需要的是軍功。

分封沒有軍功,怎麼能行?

張俊本來就是西北的封疆大吏,自然被推到了台前。

趙構看了一眼韓琦:“你也被文官買通了?”

“微臣不敢。但他們確實找過臣。”

“怎麼說?”

(電腦壞了,用手機打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