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前麵的那艘大漁船緩緩駛過來,劈波斬浪,看起來甚是威風。小夥伴們看得正入迷,突然被人猛地推開,隨之聽到“這是我先看到的”的爭吵聲。原來是開小商店的趙叔叔和張阿姨,一男一女,爭得麵紅耳赤。
這已經不新鮮了,他們常常為了搶客人吵得厲害。說起來張姓是整個鎮上的大姓,同個姓的又屬“親人”,親人又特別團結。所以張有米和張天秀理應幫張阿姨的,不過倆小孩機靈得很,他們才不摻和大人的事。話說張有米要是敢多管閑事,也必定會被他媽媽打斷腿不可。
張有米爸爸的那艘小竹筏還挺快,幾乎跟排在最前麵的那艘大漁船同時到達碼頭。
“有米,你去聽故事吧,我留下來幫你爸爸。”張天秀一笑起來,露出兩排潔白的牙齒。她皮膚太黑了,海邊的孩子幾乎就沒有膚色白的。張有米也黑,林芳芳也黑,但他們都沒張天秀這麼黑,所以小夥伴們給她取了個綽號“黑阿妹”。
張有米沒多想,跟著小夥伴們湧向那艘大漁船。太多人了,有賣柴油的老板,也有煙雜食品店的老板,還有港務單位的人。隻要看到大漁船來了,大家都盯著呢。
這群小孩也跟著湊熱鬧,跑得比誰都快,擠到人群裏。被人推過來,擠過去的,倒覺得快樂有趣。
張天秀是個能幹的女孩子,她動作利索地幫著張爸爸拉起竹筏上的漁網。
“哇,好多魚啊。”看到被漁網勾住的那麼多小魚,她不禁高興地大叫起來。
張奶奶還很能幹,三兩下就把竹筏拉過來,用繩子係在碼頭邊。
“媽,有米呢?”一看到張天秀,張爸爸就知道兒子肯定在附近。好開玩笑的女人們經常拿他兒子和這女孩說笑,他心裏不太高興。
“喏,在那呢。”張奶奶指著那堆圍著大漁船的人。
張爸爸無奈地搖頭,“整天聽那些亂七八糟的故事,能當飯吃嗎?”
張天秀幫著把小魚小蝦從魚網上解下來,然後扔進桶裏。她聽到張爸爸說的話,趕忙替張有米解釋,“叔叔,那些漁船大人講的故事可好聽呢。有米也很會寫作文,前幾天老師還誇他以後說不定能當作家。”
張爸爸雖然不喜歡張天秀,但是特別高興聽別人誇他兒子。說實在的,他的全部希望都在這個兒子身上了。像他們這樣的小地方,又是普通的小漁民之家,若能討得溫飽生活已然不容易。可要是今後兒子走出這裏,去更廣闊的天地,有了大作為,那將是他的美好希冀。
想到這些,他幹活更有勁了。
“叔叔,你們從哪裏來的?”幾個小夥伴興奮地拉著登上碼頭的漁民們問著。
“廣東。”漁民告訴他們。
“廣東在哪裏?”林芳芳撓著頭問,看向張有米。
張有米搖了搖頭,他也不清楚。除了在地理書上看過,具體的他就不知道了。
漁民聽了直笑,說不知道怎麼回答才好。因為他們也不怎麼識字,隻知道船到岸就停。
但即便如此,外來的這些漁民對這裏的人來說,還是顯得非常特別的。這裏幾乎很少人外出去遠方,對外麵的世界了解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