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道山嶺,呈狹長狀分布,由東到西,綿延三四百裏。
其位置,是在蒼山國西北邊陲,地處偏遠,不為世人所知,嶺上最為險峻的山峰也不過兩三百丈之高。若是跟國境內,那許多名山大川、崇山峻嶺相比,此嶺隻能說是一個很不起眼的存在。
在那山嶺之上,山道崎嶇通幽,雜樹叢生橫斜。
又時常會有著一層薄薄的山霧,籠罩其間。
偶爾間,彌漫的薄霧中,會閃動出一星半點的紅光,不知道究竟是妖是怪,常要驚得山嶺上那些豺狼虎豹、飛禽走獸發出一兩聲滲人的吼叫。吼聲震動山野,瞬間便能傳出去極遠,嚇得四周不敢再有人隨便靠近。
遠遠望去,那整個山嶺竟像是一頭巨牛,牛尾在東,牛頭朝西,靜靜地橫臥於大地之上,動也不動。
因此,此山嶺,也便有了一個極為特殊的稱呼:
臥牛嶺!
傳說,嶺上除了飛禽走獸、蛇鼠昆蟲之外,竟還隱藏著一頭玄奇的神牛。
那神牛張口能言,會說人話,叫聲怪異。
隻是,那能言神牛平日裏並不會在山中隨意出沒,很難被人們見到。
聽說是,隻有那些上山砍柴的少年與樵夫,入嶺打獵的獵戶或修士,在被野獸追擊到危急之時、迷失了道路絕望之地,才會有幸獲得能言神牛的相助,得以從險境中脫身而回,保全性命。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那麼幸運。
一年之中,也會有個別少年、亦或獵人失蹤的消息傳來。
除了惹人悲戚、惋惜,更多隻能令人感歎時運不濟、活著不易。
在那臥牛嶺的北麵,盡是荒野之地,罕有人跡;而山嶺以南,卻是零星散落著十幾個大小不一的村莊。
正所謂靠山吃山,嶺下的各個村莊無不民風淳樸,村民們憨厚樸實,勤勞能幹。村子裏的住戶們除了依靠微薄的田地耕種之外,更多是依仗著種植山果為食,入山砍柴建房、燒火,進嶺狩獵為生。
在臥牛嶺山腳之下,距離最高的山峰最近的,也正是一個最小的村子。
那村子隻有幾十戶人家,因是最靠近山嶺的緣故,便得以獨享“臥牛村”這一特殊的名稱。
黃昏時分,西天的餘暉斜斜地照射下來,將整個村子鋪上了一層淡淡的金色。
夕陽下,最為引人注目的,就是村口處那尊巨大的石牛雕像了。
那尊石像,不知道是在何時,便早已橫臥在臥牛村口。
它是用一塊天然的巨石,刀砍斧剁似的,雕刻而成。長三丈有餘,寬一丈許,高也有半丈多。將一頭鎮邪除祟的神牛,雕刻得栩栩如生、威風凜凜,似乎真能夠鎮壓住一切妖邪,守護住所有良善村民。
最具威壓的,當然要屬石牛巨大的牛頭了。
牛頭頂上,兩隻鋒銳的牛角都是呈圓弧狀彎曲,鋒利如鉤,閃爍著寒芒。
不知道是石像來曆的人,甚至會誤以為那牛角是以精鋼打造,經過數十年打磨而成,要不然如何會有如此尖銳的鋒刃呢?
石牛的一雙眼睛,更是大如兩隻海碗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