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義助井研(七)(1 / 2)

鹽坊旁邊,這裏有上百間竹編的房子。

它在山腳旁邊,形成單獨連串的成片住宅。

幾千人來到這裏,把冷清山腳變得頓時熱鬧起來。

雲中行聽說雲無源成為判官之後,不禁大喜,他們族人的機會來了。

雲無源是夔州巫山縣的人,所在家族也是當地一個大家族。

雲無源其實家境非常困難,父親一直重病纏身。

他基本依靠母親含辛忍苦紡織針線撫養,勉強能夠過日子。

他當然沒有錢讀書,看著別人興高采烈讀書,他流出了痛苦的淚水。

沒有料到老族長看到他識字非常有天賦,就力排眾議動用宗族的錢讓他讀書。

畢竟,宗族的錢就隻有定數,讚助你這家,其它的家就有可能失去讚助。

得到讚助的當然高興,沒有得到讚助的一身怨氣。

他們牢騷滿腹,說這些錢打了水漂,沒有絲毫用處。

雲無源倒也沒有辜負老族長的希望,在族內第一批考上舉人。

雲無源考上進士之後,大宋存在嚴重的冗員現象,還在等待朝廷安排官職。

此時,老族長還動用關係,托人安排主簿,並沒有在家裏等候多久時間。

由於他起點比別人高,所以不久之後成為縣丞,接著知縣,直至判官。

雲無源是專管井研的判官,他的目的就是為了要趕走保安團。

趕走保安團,鹽坊依靠哪個,當然隻有依靠自己宗族之人。

當然,他並沒有直接說明,而是給族長去了一封信,透露自己是專管井研鹽坊的判官。

雲無源成為專管井研鹽坊的判官之後,雲中行覺得機會來了。

雲中行本身也是一個舉人,知道雲無源這個判官之實惠。

這個哪裏不答應的道理,同意帶領族人來井研幫助雲無源。

雲無源是依靠宗族讀書完成學業及升遷,他認為這是報答這是報答宗族恩情機會。

掌櫃嗎,他想來想去,當然兄弟雲無源最為可靠。

畢竟兄弟在其它作坊幹過,有相當的經驗與底子。

雲中行覺得他一身作出最英明的決定,就是讓族人來到井研鹽坊。

鹽坊的稅賦占了整個大宋一半以上,由此可見鹽的利潤之高。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他們這些製鹽之人,當然可以吃鹽。

吃鹽當然不能做得太明顯,但是隻要從製鹽之中偷偷摸摸攜帶一點,就可以讓族人發財了。

因此,這些族人才先是偷偷摸摸拿小雞小兔,到了後來同歸於盡偷偷摸摸隨身攜帶鹽巴。

但是他們萬萬沒有料到,意外的事情竟然出現了。

他們不但沒有發財,反而許多吃了這種鹽巴而中毒。

他們以前根本不相信毒鹽的厲害,現在才明白。

雖然這鹽已經經過提煉,但是毒性依然存在。

這隻能怪他們把試毒的小雞及小兔用來自己飼養,鹽的毒性就沒有發現出來。

族長雲中行當時就要上吊自殺,被他的兒子及兄弟拉住。

“族長,他們還沒有死,郎中正在搶救之中。”其它族人也在一邊緊緊苦苦相勸。

自殺不成,老子辭去族長位置總是可以嗎?

然而當他提出這個方案之後,平時與他爭得最激烈的副族長雲中嶽,此時堅決不同意。

開玩笑,此時這種倒黴的情況發生了,哪個願意要?

族長,你既然把我們從夔州帶來,現在這個爛攤子還是你收拾吧。

雨墨硯心急如焚,帶著程傑不停抽打馬匹,很快就來到鹽坊。

病人並沒有在鹽坊,而是在鹽坊旁邊的匠人居住地方。

鹽坊匠人居住的地方,不但有匠人,還有匠人的家人。

幾百人萎靡不振地躺在床上,不停發出呻吟聲音。

種種屎臭、尿臭味道滿天飛,空中的蒼蠅到處亂竄。

他們一邊捂住鼻子,一邊仔細打量眼前這一切。

幾個五十多的郎中拿出一碗黃色湯汁,強迫中毒之人喝下。

程傑一看,這個不禁臉色大變,上前一禮問道:“敢問郎中,這是什麼藥?”

那個五十多的郎中打量一眼,看到他也提著木箱,顯然是同行。

他冷冷打量程傑,看到此人不過二十左右,嘴巴上胡子還沒有長齊。

這個郎中搖搖頭,嘴上沒有胡須,辦事不牢。

他淡淡說道:“這是巴豆湯。”

程傑不禁大吃一驚,眼前這個病人滿臉痛苦之色,臉青麵黑,精神極度萎靡。

這個病人是一個婦人,躺在床上不停抽搐,大約六十左右,滿頭花白的頭發。

如果這一碗巴豆湯下去,豈不是要人老命?

她眼睛及嘴巴緊緊閉著,眼淚不停流出,顯然神誌還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