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義助井研(二)(2 / 2)

但是此時也不得不再次佩服趙平。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趙平這個妹夫確實是神仙弟子。

隆州及井研的官人高興之餘,心裏還有一件事情急需落實。

毒鹽變雪鹽製作出來了,以後作坊如何建立呢?

張宗清、左開偉互相施展眼色,悄悄走在一邊。

看到五人商議作坊的事情,趙平微微一笑。

他也不管這些,剛才太累了,現在終於有空,應該靜下來一心一意喝茶。

隆州官府五人歡喜之餘,是本縣、本州甚至本人的問題。

他們最先考慮是把毒鹽製作技術買下,自己辦作坊,完全由隆州掌控。

這個想法受到唐家紅竭力反對,趙平是引進的,他絕對不能讓趙平吃虧。

唐家紅的理由是:“購買製作技術花費是多少?官府能否出得起這一筆錢?”

“更何況,這個技術隻有趙官人掌握,天下僅此一家,而且趙家莊不差錢。他不出售怎麼辦?”唐家紅向張宗清三人拱手一禮,再也沒有說話。

五人互相看了看,判官左開偉點點頭說道:“趙主簿獨門技術,不是他離不開隆州,而是隆州離不開他。”

張宗清三人見到兩人說出此話,一時陷入沉思之中。

張宗清指著眼前這些群山,想了想說道:“現在這種有毒岩鹽幾十裏路,可以說百年也開采不完。”

“如此之多礦鹽,不引起轉運司、提舉常平司及朝廷不注意都不行?怎麼辦?諸位可以主意?”他打量連綿不斷寸草不生的群山,歎息一聲說道。

張宗清畢竟是知州,考慮得更加長遠。

原來這個是讓避之不及的毒鹽,在趙平神仙弟子手裏,竟然化腐朽為神奇,一躍而成為仙家雪鹽。

幾十裏大山都是毒鹽,不,馬上就是仙家雪鹽。

不是幾十裏路雪鹽,是幾十裏路銅錢,是幾十裏路銀子,是幾十裏路金子!

如此巨大財富,想不引起轉運司、提舉常平司甚至朝廷的注意都不行!

張宗清一句話提醒眾人,原來他們還以手下有礦鹽而沾沾自喜,現在已經成為一個燙手山芋。

但是對於這些本土父母官而言,如此輕易放棄,他們沒有一個人心甘!

這不但是政績,是俸祿,更是他們的官場前途與命運!

他們現在考慮的就是如何利用礦鹽,給自己最大好處,爭取最大利益,搏得更高前途。

但是這些都有前提,那就是趙平手中毒鹽變雪鹽技術。

否則,守則的不是金山,而是一座毒山。

人都是有私心的,他們也考慮隆州及井研縣自己辦作坊,但是毒鹽變雪鹽製作技術掌握在趙平手裏。

還有一個問題他們不得不考慮,大宋鹽榷政策不允許私營,這個關係大宋的經濟命脈。

不但要考慮大宋內部反應,胡人反應同樣不能忽視。

如果胡人知道了井研有一座金山,絕對會不計一切代價進攻這裏。

大宋哪個哪個最具有防守能力,除了大帥就是趙平。

而趙平不但具有防守能力,更是具有進攻能力,西縣還在保安團手裏。

那個製作最放心呢?不但要保持技術秘密,而且還要有實力作為後盾。

他們左算右算,算來算去,最後還是覺得交給保安團最放心。

至於為何不讓其它人來製作雪鹽,這個可是軍事機密。

他們五人認為這是最英明的決定,堅決不能讓奸商及胡人得到這個軍事機密。

其實他們心裏明白,趙平掌握雪鹽製作技術,又有強大兵馬作為後盾,無可奈何而已。

特別看著剛才趙平化腐朽為神奇的一幕,他們覺得除了相信他還相信誰。

大宋設立轉運司的目的,就是牢牢把控稅賦大權,這樣既是杆弱枝強出現,更是防止地方獨大。

科別是鹽稅,幾乎占了整個大宋一樣以上。

所以才有唐家紅上門哀求趙平,給他一條出路。

現在有了這個鹽坊,隆州及井研終於鬆了口氣。

最後三方商定,賣鹽收入除去上繳稅賦,隆州及井研得到六成,護川軍及保安團得到其餘四成。

護川軍及保安團雖然已經得到官方正式承認,但是沒有資金。

因為大宋財源實在困難,目前暫時還是依靠趙平的趙氏作坊苦苦支撐著。

趙平短期這樣做,還勉強可以,畢竟大宋財政確實困難。

如果長期這樣做,必然有言官跳出來,指責趙平無藩鎮豪強之名,行藩鎮豪強之實。

趙平以前沒有進入官場,可以不用考慮,現在進入官場,必須妥當處理。

隻是,大宋官場水太深了,趙平給井研辦一個小事,最後竟然引起朝廷的激烈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