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魂遺金陵(七)
12月13日的南京顯得破落不堪,槍聲仍然繼續,四處的硝煙滾滾彌漫在城內,戰火燃燒著城區。未能出城的中國軍隊大部分都向日軍投降了,但城內的抗爭仍然還存在著。
中午的太陽普照大地,水西門方向第74軍58師174旅副旅長劉國用沒能出城。於當日和日軍大部隊相遇,率領僅存的一千名士兵與敵軍激戰,最終中彈殉國。同一天,第66軍160旅參謀司徒非和第66軍160旅956團團長蔡如柏分別於大水關,湯山與日軍激戰而死。
隨著12月14日日軍第13師團山田支隊攻克南京最後一個製高點,幕府山。南京徹底淪陷,第11師團天穀支隊向第3戰區長官部揚州方向挺進,第6師團占領下關沿江,第5師團國崎支隊占領浦口,守軍胡宗南的第1軍撤出浦口。
整個南京和外界的聯係被日軍切斷,滯留於燕子磯,下關,八卦洲,江心洲的中國軍民被日軍無情屠殺。14日當天上海派遣軍總司令朝香宮鳩彥王中將就簽署了一道命令,“不留下任何一個俘虜。”
於是,一場罪惡的屠殺就開始了。
12月14日,第6師團於水西門射殺中國被俘軍隊1500人;第114師團於雨花台射殺俘虜1600人。
12月14日,第16師團於中華門附近屠殺1500人;國崎支隊於浦口,江心洲屠殺軍民3000人。
12月14日,日軍9,6,114師團聯合於中山碼頭屠殺軍民7000人,一直到12月17日,日軍累計集體屠殺人數34600人。
一時間南京被日軍攪得烏煙瘴氣,遍地狼煙,血流成河。大街小巷全是受害者不甘的屍體,冤魂在這一刻籠罩在整個南京城。手無寸鐵的平民成為日軍宰殺的對象,暴露的死屍散發出一股股令人作嘔的味道,無人看管的狗任意撕咬屍體。
歐美國家設立的安全區成一個日軍來去自如的地方,哭喪,悲傷,絕望充斥著這個巨大的屠宰場。已經喪失生存欲望的人們呆滯的躲避在陰暗的角落裏,等待喪心病狂的日本兵把他們一個個揪出來。
被勝利給衝昏頭腦的日軍更加在南京肆無忌憚的燒殺搶掠,在12月17日,鬆井石根進入南京城。為迎接最高統帥的到來,進入南京的日軍部隊舉行了盛大的入城儀式。
至此,經過將近半年的戰爭,日軍華中方麵軍開始轉入修整階段。12月15日,上海派遣軍奉命向揚子江江岸前進,切斷津浦鐵路。上海派遣軍下轄各個部隊沿南翔,江陰,無錫,蘇州,南京擔任警戒任務,第10軍下轄的18師團,101師團於12月24日向浙北進攻,杭州的中國軍隊退守錢塘江一線,日軍占領杭州。
日軍第10軍在杭州,蕪湖,寧國,湖州一帶擔任警戒任務。日軍華中方麵軍,上海派遣軍,第10軍直屬部隊以及第16師團設為常駐南京的部隊。華中方麵軍司令部進駐南京,上海派遣軍司令部常設上海,第10軍司令部常設吾興。
1937年12月份,日軍華中部隊進入修整階段。第3師團住屯鎮江,第9師團住屯蘇州,第101師團住屯上海,第13師團住屯滁縣,第6師團住屯蕪湖。12月下旬,國崎支隊歸還日軍華北方麵軍第5師團建製,天穀支隊歸還住屯台灣的11師團建製。
日軍在南京慘絕人寰的屠殺促使重慶國民政府發表《我軍退出南京告全體國民書》,向全世界宣布國民政府已放棄日本之最後希望。改變以往針對日軍的戰略方針,全力抗擊侵華日軍。采取以空間換取時間,做好與侵華日軍長期作戰之準備。
12月13日,就在南京淪陷這一天,國民革命軍軍事委員會又製定了關於防衛武漢的作戰計劃。認真吸取自開戰以來在太原會戰,凇滬會戰,南京保衛戰中的種種失誤,采取大縱深,大防禦麵積的領土保衛戰。
不再計較一城一縣之得失,以中國寬闊的領土麵積為優勢,將日軍拉進持久戰的泥潭之中。以中國豐富的自然資源,人力資源,戰略縱深對抗日本人力匱乏,資源短缺,領土麵積狹隘的缺點。